第六百八十三章 三衙合一

作品:大唐第一臣|作者:当年秦风|分类:历史|更新:2023-11-18 01:19:01|字数:8386字

杨世略闻言想也不想便是起身,“一定完成”。

高冲点头笑道:“坐下说,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也需要你主持,这件事才是你的主要工作,召集海商一事你吩咐吓唬,盯紧进程即可”。

“经略请吩咐”,杨世略脸色一正,心里有些忐忑。

看见杨世略这一副慎重的样子,高冲摆手一笑,“大可不必如此拘谨,不是杀人放火的事,明日你随我视察番禺港口,然后准备征发徭役,改造港口,在港口建造海关”。

“海关?”杨世略有些疑惑,“海边的关隘?”

高冲顿时失笑,“海关便是管理进出口的机关,那些海商进出口的货物,将在海关统一过审,以及征收税费、打击走私之类的职能”。

说到这里,高冲脸色一肃,很是严肃的说道:“我知道这些海商是地头蛇,但是我这条过江龙既然来了,他们就要服服帖帖,以前向西南诸夷走私违禁物,概不追究,今后发现一例,严惩一例,另外,所有货物必须过税,胆敢偷税漏税者,严惩不贷”。

杨世略听到这里,也是脸露难色,直言道:“实不相瞒,听闻朝廷欲设市舶司后,那些海商颇有怨言,因为以往他们是不用缴税,来去自由,现在……”。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我知道这肯定触及某些人的利益,但是他们必须无条件接受,朝廷的意志,不容反对,当然,规范化后,他们也将获益更多”。高冲态度极其坚决。

万事开头难,他知道一定会遇到较大阻力,甚至已经做好重兵平叛的准备,但是海贸的税,一定要收。

“获益更多?”杨世略有些不解,“经略可否解惑?”

“朝廷将全面规范海贸,对于合法经营的海商,给予最大程度的便利。

比如组建海军护航,扫清海匪;比如统一发放营业勘合,甚至可以允许独家专营等等”,高冲也清楚市舶司离不开杨世略鼎力支持,因为他知道潮州杨氏便是数一数二的大海商。

“据我所知,沿海有些地方的海寇也在固定地点收取一定的过路费,现在只不过是让他们把交给海寇的过路费交给朝廷,他们岂能拒绝?我在这里只有一句话,朝廷的意志,不容侵犯,任何人胆敢耍心思,严惩不贷”。

杨世略面色凝重,也是点头附和,“过路费这个确实存在”,说到这里,小心翼翼的看一眼高冲,“实不相瞒,杨氏也有海船,获利颇丰,那些海寇盘踞在沿海岛屿上,设卡拦截商船,每家抽解三分,如果不从,便是人财两空,先前也有过剿匪,只是成效甚微”。

“抽解三分?”高冲眉头一挑,“还挺狠,你放出风去,朝廷只抽解一分”。

抽解三分,那就是缴纳货物的百分之三十,海寇下手挺狠。

杨世略一听便是大喜,若是只抽解一分,朝廷还大力组建海军来剿匪,那还真是大有可为啊。

看到杨世略高兴的神色,高冲嘴角上扬,直笑道:“不要高兴太早,朝廷既然下狠心来规范海贸,一分的税收肯定不足以支撑支出,所以还有其他条例,等海关建成由市舶司统一颁布,你只需传出一点,市舶司作为朝廷的官方衙门,肯定是比海寇更加人性化,这一点不得质疑”。

杨世略心情复杂的应着,对那些条例更加好奇,只是高冲既然说明海关建成再颁布,他也不敢多问。

待杨世略走后,高冲掏出小册子,继续研究,小册子便是高冲对于海关制度的一些制定。

除价税抽解一分外,其他主要分为三类。

其一,引税。规范海贸后,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进出口贸易,需要执业资格,后世叫营业执照,现在高冲称之为勘合,也就是准予进出口的文书,只有获取市舶司签发的勘合,才有资格进行贸易,相应的勘合对应不同的经营规模,其价格也分梯次。

其二,船税。按照船体大小课税,船越大,课税越多,若是前往贫瘠之地的船队,可相应减税。

其三,额外税。也是针对贫瘠之地的税,比如海商将瓷器、丝绸等贵重物品运到某处贫瘠之地,将货物售卖一空,但是那个贫瘠之地并没有什么值得运回大唐收买的商品,只得空船而归,但是这种情况下,商人还愿意出海,那就说明获利甚大,而朝廷面对空船征收不到任何的进口税,就可以针对船只额外征税。

这种额外税其实也是一种另类的惩戒,简单来说,你出海一趟,动用官府资源,挣得盆满钵满,最后空船回来,让官府收不到一文钱的进口税,总不能只你赚钱,而让官府白忙活吧?所以你赚的钱要分一点出来。

这种逻辑虽然有一丢丢强盗理论,但是必须执行,只一句话,朝廷的意志不容侵犯,谁让你是大唐子民。

当然,收取以上四种海税的同时,朝廷也将做出一定付出,给予海商以最大的便利。

高冲早已经跟李世民讨论过,将在广州组建南海舰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第一臣》,方便以后阅读大唐第一臣第六百八十三章 三衙合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第一臣第六百八十三章 三衙合一并对大唐第一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