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同样既要考察来者是否虔诚,同时该收的钱财却也是少不了的。
现在想来,自己往日的做法实际上也是在对书籍文化进行垄断。
虽然杜陵并不知道张越到底开放了多少书籍,但想来数量当也不少。
别的不说,仅仅是损失的金钱就当不在少数。
杜陵叹息一声道,“云阳侯乃是吾辈楷模,陵亦当效彷之!”
杜陵说这句话的时候,颇有一种“觉今是而昨非”之感!
刘益也赞同道,“大汉如今唯有云阳侯有此魄力,杜公若欲效之,当是天下之福气。”
杜陵摇了摇头道,“陵不过是副云阳侯之尾翼而已!”
……
杜陵在疏勒与刘益探讨文教之事时,张越也终于颁布了西域丁税改革的命令。
西域都护府的最终以六十万丁口(15-60岁男子)为基数实施方案了新的税收改革。
命令下达后,各塞障的布告栏下人们皆是议论纷纷。
大多数人都难以置信,实行了这么长时间的丁税竟然说废除就废除了。
“今后真的没有丁税了?”轮台东门布告栏下,一名归化汉人难以置信的道。
一旁一名中年男子感叹道,“这岂能有假,这上面可是有西域大都护的大印啊!”
他手指着布告上的红色印鉴。
这时一名月氏打扮的商人道,“不是废除丁税,而是把丁税摊入商税与田赋之中,丁税其实还是在征收的!”
一旁一名看起来是老兵模样的人道,
“以六十万丁口为基与废除丁税有何区别。
“十年前都护府编户齐民不过三万,如今多少,十年后又当多少?”
“君侯此举实乃利国利民之计啊!”
说着说着,那名老兵却是对着云阳侯府的方向深深一拜。
一名粟特商人也道,“虽说丁税摊入商税田赋之中,不过这值百抽一又值当什么?”
”丝路之利百倍于此,废除丁税之后,百姓皆可自有择业,以某观之,西域商业亦将大兴!”
这时一名武士闻言却道,“若是商业大兴,大汉如何保持强大的军力?”
他身旁一人道,“只要大汉能保证一年两训和对亭里的控制,何惧军力衰弱!”
那名武士闻言点头道,“不错不错,却是某杞人忧天了!”
众人议论纷纷,虽说也有一些人对丁税合一表示反对,但大多数人还是表示支持。
一些比较有眼光的大商人,甚至判断后续应当还有动作。
果然不久之后,张越再次下达了鼓励建立工场的命令。
“善…大善……此乃大善政也……”
一名轮台坊市的大商人闻此政不由大喜。
此人很快就像摩尼递交了建立工场的申请。
在此人的带动下,又陆续有一些商人,提交了建立工场的请求。
不过此时大部分人还处于观望状态。
张越对此并不太担心,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会有越来越多的商贾选择在西域建立百工工场。
……
张越在西域大力进行改革,发展经济的时候,匈奴人也没有闲着。
当日王帐会议之后,呼延王第二日就向西派出了探索队伍,只是规模并不大,一行不过百余人。
至于泥靡与乌就屠二人却没有立即行动。
“兄长,某欲与兄交换一千帐部名,兄长意下如何?”
乌就屠在查看了右贤王分给自己的部民后,立即找上了泥靡。
泥靡闻言,惊讶的望着乌就屠道,“尔手中的可是真正的匈奴人,为何与兄交换?”
乌就屠双手一摊道,“兄长以为某依靠区区六百帐部名,可以统治乌禅部五千帐之名乎?”
泥靡思忖片刻摇头道,“恐怕不行!”
乌就屠道,“肯定不行,某若没有一支直属的精锐千骑队,要么就得沦为傀儡,要么就是被其他诸王吞并……”
“兄长若是助某坐稳这乌禅王之位,你我兄弟联手亦可在这匈奴大展拳脚!”
泥靡闻言叹息道,“兄自然会助你,只是想在这匈奴大展拳脚谈何容易,如今某之草场亦将不保!”
乌就屠闻言笑道,“兄长何必如此,如今之草场不过是些荒僻之地,西面才是真正的好地!”
泥靡道,“莫非西面之地真如弟之所言?”
乌就屠呵呵一笑道,“有过之而无不及!”
泥靡道,“弟就不怕那云阳侯所言皆是妄言?”
乌就屠哈哈一笑,“兄长可知那云阳侯如今在做什么?”
泥靡道,“据闻,西域正广修驰道!”
乌就屠道,“不错,但兄长可知,那大汉最重视的是何道?”
泥靡摇了摇头。
乌就屠给泥靡倒了一杯酒,随后缓缓道,“汉人现今最重视的却是大宛道!”
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后继续道,“兄长以后云阳侯,意欲何为!”
泥靡眼睛一亮,“西进!”
乌就屠一拍几桉道,“不错,云阳侯乃何许人也,兄长想来也知道,若西方无利可图,其可会如此行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