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部与师的编制后,张越又按照实际需要对轮台以及四大节镇的兵力部署进行了调整。
因为匈奴右部的西迁,北庭所面临的压力已经小了很多,因此张越觉得把北庭镇的兵力减少到三部,一万八千人。
振武将是未来与匈奴作战的主力,因此在尹吾增加一部,整个振武地区拥有五部三万之众。
河中镇如今已经完全控制了原属月氏的休密地区,为了应对贵霜崛起的威胁并防备安息帝国,河中扩充至四部两万四千人。
安西节镇如今的面积最为广阔,也是西域乃至大汉的财库,因此安西镇同样扩充至四部二万四千人。
轮台乃是西域的中心,需要随时支援四镇作战,因此轮台的军力并没有减少,轮台扩充至六部一共三万六千人。
如此整个西域汉军常备军已然达到了十三万二千人。
如此庞大的常备军看似数量众多,但却也是必要的。
如今西域都护府的面积已经超过了三百万四十万平方公里,几乎与内地的面积相当。
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的,是难以维持大汉对西域的统治的。
这一次改革变化最大的就是安西。
安西节度使的压力也是最大的,既需要应对来自西面正在崛起的贵霜帝国的压力,又需要向南从身毒为大汉攫取财富。
好在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达罗比荼国已经基本成型。
在刘益的打造下,达罗比荼国占据了整个开伯拉山口地区以及罽冰国中部和西部地区。
达罗比荼国面积约四十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了六十万人。
达罗比荼常备军同样按照汉军的编制整编成了四部以及两个独立作战的师,总兵力约两万八千人。
按照协议达罗比荼国军队如今归属刘益指挥。
刘益如今虽然只是安西节度副使,但手中的军队数量反而是最多的。
……
张越在西域如火如荼的进行军事改革之时,韩奉也终于完成了战争准备。
元凤三年六月,两万汉军以及一万三千义从共计三万三千大军在韩奉的指挥下攻入三韩境内。
汉军的进攻并不突然,三韩人亦早有准备。
三韩原本计划通过江防挡住汉军,但在汉军的弓弩和投石车的打击下,三韩军队被迫撤退,汉军顺利突破江防。
随后不甘失败的辰王倾三韩之兵八万人欲与汉军决战。
辰王此举正合韩奉之意,韩奉得知此信之后。
大笑三声:“三韩欲速死尔!”
随即领三万汉番大军与辰王会猎熊津。
双方交战三日,三韩之兵大溃,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汉军随即占据熊津城,辰王被迫退兵回目支城。
汉军占据熊津城后,解救出大量奴隶。
经过询问汉军发现这些奴隶一部分为秦末逃亡至三韩的齐人。
但大部分却是近几年被三韩冒充倭人海盗从齐地掠来的汉人百姓。
三韩人为了防止这些汉人奴隶逃跑,对这些掠来的汉人断发纹身,严加看管。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org 】
大量的汉人奴隶被三韩人虐待而死。
得知这一情况后,韩奉大怒道:“昔日云阳侯曾言,有虐杀我大汉之民者,必亡其国,亡其种,绝其苗裔,今某亦当行此事!”
随即不顾乐浪太守等人的劝说,下达了灭夷令,凡三韩蛮夷皆灭之。
汉军先是尽屠投降的四万三韩之人,在后世洛东江畔筑京观两座并立碑记之。
碑上书之:“内外六夷,敢犯大汉者,尽诛之!”
随后韩奉一面下令乐浪太守在朝鲜四郡移民中征召义从入三韩执行灭夷令,一面亲领大军直逼目支城。
此时汉军灭夷令已经传遍整个三韩。辰王大恐,发目支周边以及牟韩十二岁以上男子尽数入军。得兵十二万,欲与汉军决死一战。
汉军兵临目支城下后,辰王以为汉军立足为稳,立即下令全军出击,试图依靠人海战术淹没汉军。
汉军此时已经占据有利地形,布下了严密的防线。
面对如同海水一般涌来的三韩人,汉军箭如雨下。
许多三韩人还没有靠近汉军方阵就倒在了箭雨之下。
侥幸冲破箭雨的三韩人在面对如同战争机器一般的汉军时亦是无能为力。
仅仅一日功夫,三韩人就伤亡两万余人。
而其对汉军造成的伤亡却微乎其微。
第二日,辰王再度强迫士兵们冲击汉军军阵。
为了击败汉军,辰王还把三韩唯一的一支骑兵投入了战场。
骑兵的参战让三韩人士气大增。
但区区千余缺乏训练的骑兵又如何能冲破汉军的军阵。
双方交战半日,三韩人的尸体已然堆满了战场。
为了更好的作战,汉军不得不退兵一百步。
汉军的后退让三韩人误以为汉军即将崩溃。
辰王随即下达了全军进攻的命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