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一个,诶~!”
“咔嚓~!”
按下了快门键后,一家人赶忙拿行李的拿行李,纷乱但又有序的开始下楼。
行李一件件塞进后备箱,李峰调整了一下胸口别着的徽章,一家五口人都是如此,李峰没想到的事情,老丈人提前想到了。
慧慧对于坐小汽车,一向很主动,喜欢扒着车窗,看着外面往后倒退的楼宇灌木,又或者挤到后排中间,好奇的看着司机打方向盘,换挡。
上次李峰出国,记得是从南边的南苑机场起飞,但这一次,是从京城东北面的首都机场。
现如今,这座机场,还远远未达到几十年后的规模。
只有一座孤零零的航站楼屹立那边,机场门口停放的车辆并不少,不时还有公交车停靠,这些来往的车辆,一旦要进二十公里外的市区,都得经过亮马河畔红星社区。
原本走亮马桥的车,现在都改走红星桥了,黄爸还特地关注了一下,红星社区现在的样子。
“都快盖好了嘛~!”
数十栋住宅楼,从东郊拔地而起,跟着的,还有其他单位后建的楼,要数规模,还得是红星厂的家属区最大。
“就差内部的粉刷了,年后就可以交了~!”
自从交给老葛来负责后,李峰后面也很少来建筑工地,只是偶尔开会,了解一下这边的施工进度。
今天路过大致看了看,尚未交房的北区门口,年初二,都开始人来人往,估计大部分都是职工,特地一家人来看房子的。
二期项目,涉及到保障房,进度比一期要慢上许多。
该说不说,从提出保障房和改善房,有四年了,再从修桥,到动迁安置安家庄的村民,不知不觉也有两年多了,时间仿佛一眨眼就过去了。
红星厂第一个吃到了东郊的螃蟹,沿途不再是一眼可以望到头的农村,各种配套的医院,学校,菜场,全部紧跟着填入了这片空白。
“你的那个保障房,今年在分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弄出事情来~!”
黄爸看着逐渐远去的社区,表情十分慎重,专门拍了拍李峰的副驾驶座椅,对他提醒道。
“明白~!”
下意识低头看了看胸前的徽章,李峰转过头,点了点头。
他也知道,老丈人到底在顾虑什么,但保障房也很好的把基层职工们的注意力给转移了。
一边是开始整风抓纪律的保卫科,一边是逐渐可以交房的保障房,可以说是胡萝卜加大棒,齐头并进。
就算部分职工内心有些许骚动,也得等到具体张榜公布名单的时候,李峰准备利用军工厂本身封闭的性质,拖到下半年以后,至少等第一波浪潮即将结束之际。
集资房,职工们出了钱,房号固定个人,这没什么好说的,栓住了厂里大概四分之一的职工。
在这到处都是公房的时代,能光明正大拥有一套私房,搬进去只要户型格局满意,那他这个厂长,就已经获得了人心。
“还有资金这一块,在工地结束后,一定要审核清楚,钱的事儿,最容易出岔子~!”
黄爸并不知道,工地现在具体是谁在管,但那边一大片楼栋能拔地而起,涉及的数额,定是海量。
他不是不放心自家女婿,而是不放心女婿手底下的人,红星厂的前身,轧钢厂,之前可是出过贪腐的大案。
这一提醒,倒是让车内的李峰挠了挠下巴。
他肯定是相信老葛同志的,这位老同志,底线原则是能坚持住的。
当然,财务审核专员,老阎又能派上用场了,一期的时候,就查出了不少问题。
“经济适用房,是一个新的住房建设模式,你们厂作为最先提出的,可以说是一片试验田,关乎到往后,全国居民住房的探索,作为典型例子,不能虎头蛇尾~!”
女婿的级别虽然逐渐快赶上老丈人,但占据的高度,乃是他目前的视野,以及消息来源渠道,肯定没有老丈人来的多。
在军工领域,老丈人无法得知什么消息,但在这种事关制度方面的研究探讨,可是比李峰要了解的更快,而且看的更清晰。
“好了,过年就别谈这些工作上的,报纸上我怎么看,上个月,沪上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
可能是翁婿间讨论的话题过于严肃,丈母娘拍了拍老丈人的腿,示意他不用担心,厂里有分房委员会,她可比黄爸清楚。
丈母娘试图转移一下两人的注意力,但这个话题,还不如李峰刚才跟黄爸聊的。
坐在副驾驶位置的李峰,此刻头皮发麻,浑身酥颤,感觉自己莫名的好像摸到了电门,一种403.99伏电压,再往前一步,那就成了高压电了。
“妈,贝贝的学习怎么样,上了初中,适应了没有,进度能不能跟得上?”
不能引火烧身的李峰,只能选择了牺牲小姨子,本来看着窗外风景的黄贝贝,脸上的笑容,逐渐开始消失,变成了一脸愕然。
“姐夫,你怎么可以这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