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作弊那点事

作品: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作者:寒梅惊雪|分类:历史|更新:2022-11-22 01:22:42|字数:4818字

“糊名止弊”可以说是科举史上的伟大杰作,让科考更为客观、公正。

在宋代,糊名更是常事,王安石在《送陈谔》的诗词中有一句是“有司昔者患不公,糊名誊书今故密”,便是赞誉糊名止弊之策。

不过这个时候,为了避免认出字迹,还需要重写抄写一遍答卷,交付审阅。

可是只靠着糊名止弊的方式,也只能是防止阅卷官与考生勾结,还无法避免考生考试过程中的作弊。

看看古代人的作弊手段,再回头对比下自己,只能说,你用过的,都是古人玩剩下的招式。

考生作弊手段一,带小抄。

这是第一大手段,估计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把四书五经,以“微刻”的技艺写在小本子上,最好是巴掌大,越小越好,藏起来容易。

谁能想象,无名指长,无名指与小拇指宽的小抄里,竟然能容纳《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四本书所有文字!

就这么小的书,不戴个放大镜,你都看不清楚字,可人家不仅带了,还能看清楚,服不服……

将小抄记在手心、衣服、纸条、蜡烛上的,人家早就用过了。

带小抄,终归是不自信的表现,多少也可以理解,那么多字,都不是天才,做不到滚瓜烂熟,抄几句也没啥。

可第二种手段,就有些厉害了,那就是找“枪手”,也就是替考。

古代没“枪手”一说,但也起了个差不多的名字,叫做““枪替”。

轮到你考试了,你没自信,给我好处,我给你考试,到时候我拿钱,你拿名,双赢啊。

说到替考,就不能不提写出“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温庭筠,这才是真正的替考界绝顶高手。

后代替考的,能替几次?

一次,两次,顶破天,也就替考四五次吧。

可人家温庭筠,可是保持着八次替考的记录,外号“温八叉”。

用大文豪当枪手……

唐代果然是开放。

替考风险高,加上枪手这年头也不好找,能考上的都当官了,不敢冒险。

考不上的,你找他也没用啊。

古人绞尽脑汁,发挥积极主动性,又研究出了另一种替考,那就是“龙门试卷”,说到底,这就是一份阴阳合同……

喜欢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第一百五十七章 作弊那点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第一百五十七章 作弊那点事并对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