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为什么林志毅会觉得这里面有蹊跷?
他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刑侦人员,绝不会因为受害者家属闹事,就做出这种判断,那一定是他发现了什么。
姜浩然朝外面看了一眼,林志毅还在被受害者家属纠缠着,姜浩然摇了摇头。
“小王,这案子你全程跟了的吧?”
“是的,姜法医。”
“好,走,带我去现场看一下。”
“好嘞,姜法医。”
小王二话不说,领着姜浩然悄悄的绕开门外热闹的人群,启动了车子,朝北坞村驶去。
“姜法医,这就是通往北坞村的唯一一条公路。”
小王把车子停在县道和村公路交汇口,跟姜浩然解说道。
“张三儿说送田小妮,就是送到这里吧?”
“是的。”
姜浩然看了看路边,没有什么明显的发现,摇了摇头。
“走进去看看。”
所谓村公路,其实不过是一条并不宽敞的水泥路,大约只有5米宽左右。
车子行了不到五分钟,前方出现了一座桥,桥下有一条约10米宽的小河,河水并不浅,一眼看不到底。
“这就是目击者所说的桥吧。”
“是的,那些孩子就是在这附近游泳,说是看见张三儿带着田小妮从此经过。”
姜浩然从车上下来,在桥上看了左右看了半天,又下到桥下,沿着河边边走边观察。
姜浩然抬头看了看天空,又低头看了看手上的手表。
“小王,那些孩子们有说他们是在桥的哪边游泳吗?”
“呃,这个……”
小王显然没想到姜浩然会问这个问题,毫无准备。
“好像没有……”
“那你可得好好问问。”
“啊?姜法医这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大了,来,你看。”
姜浩然一拉小王,此时两人站在桥下,朝桥上一指。
小王顺着姜浩然的手指看去,只觉一阵炫目,浓烈的太阳光晃的他根本看不清桥上的景象。
“啊,这……这……”
小王额头已经冒起汗珠来。
“现在是下午6点20分左右。”
“你说那些孩子们在这游泳,他们是如何确定时间的?莫非他们有人带着防水手表?”
“这怎么可能?北坞村并不富裕,别说防水手表了,就是手表也未必是这些十来岁的孩子能够拥有的。”
小王已经意识到不对了。
“姜法医,你是说他们做伪证吗?”
“我可没这么说,不过,有时候,先入为主会导致证人不自觉的自己补全自己的想象,然后加上旁人的强化,而把其作为自己的认知。”
“我猜你们询问的时候,一定没有将这些孩子一个一个单独的询问吧。”
小王的脸唰的一下白了。
想到询问这些孩子口供时,这些孩子叽叽喳喳,你一句我一句的,当时觉得没什么,可是现在经过姜浩然这么一说,越想越觉得不对。
“走吧,我们再去现场看看。”
“诶诶。”
见姜浩然迈步朝前走去,小王也赶忙跟上。
两人没有再开车,而是步行朝村里走去。
“姜法医,受害者就是在这片玉米地里被发现的。”
小王一指村公路北侧。
“这里,就是我们发现轮胎印的地方。”
姜浩然蹲下身,仔细的观察了一下那轮胎印。
“你们应该已经核对过张三儿的自行车了吧。”
“神了,姜法医,你怎么知道的?”
“26寸胎,胎宽19.5毫米,飞鱼牌。”
飞鱼牌是江城本地的一个二线自行车品牌,价格便宜。
小王突然眼睛圆睁。
“你……你该不会就只是这么看了一眼,就已经连车子是什么牌子都推断出来了?”
“其实这个很好判断,市面上的自行车牌子也就那么几种而已。用点心,你也可以。”
“几种?”
说到这个,小王可就有话要说了,他可是专门做过自行车品牌统计的,别说那些二三线的品牌了,就是一线品牌就不只几种,好不好,国内叫的上名的自行车品牌,少说也得几十种。
看着姜浩然那轻描淡写,仿佛有脑就行的样子,小王表示,有被凡到。
“走吧,我们去看看现场。”
姜浩然说着,当先钻入了玉米地,顺着车轮印,一路寻了过去。
走了大概几十米,在一片倒伏的玉米杆处,姜浩然停了下来。
“姜法医,这里就是田小妮被发现的地方。”
姜浩然蹲下身,看着地上白色痕迹固定线标记出的尸体位置,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不对,不对。”
良久姜浩然站起了身。
小王眼睛一亮。
“姜法医,是有什么发现吗?”
“痕迹不对,我怀疑这里并不是第一案发现场。”
“什么?”
小王脸上充满了不解。
“你看这里。”
姜浩然指着固定线附近两处微微凹陷的地方。
“能判断出这是什么印记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