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这是殿太小,还是官太小?

作品:一品寒门|作者:填海的精灵|分类:女生|更新:2022-11-24 00:46:12|字数:4276字

孟青云中了探花郎。

这绝对是孟氏一族历史中的惊艳一笔。

惊天地的事,自然得泣鬼神。

祭祖必不可少。

宰杀三牲,诰祭先祖。

全族参与!

族长孟学义开启了族长权力,第一次出现了男丁全部入祠堂的情况。

这是孟氏一族史上绝无仅有的情况。

祠堂内依然肃穆,却多了几分活力,不再死气沉沉。

相反,大家多了一份期望。

孟学义率领男丁,将孟青云中进士的消息,烧给列祖列宗,然后拜祭。

自然是谢恩保佑,谢恩让孟氏一族兴旺发达。

结束后,族长在祠堂内为孟青云主持冠礼。

祠堂冠礼,开天辟地第一人。

祠堂是祭祀的地方,更是执行族规的地方。

冠礼在祠堂,那是族人最高的待遇。

孟青云是先祖传人,又是探花郎,冠礼自然得隆重。

所有孟氏族人都瞻仰了这个过程。

当然,女子是在祠堂外面瞻仰。

接着,进士牌坊也着手修建。

新科进士都会由官方出资修建牌坊,彰显朝廷对读书人的优待,鼓励更多的读书人奋发图强。

孟青云是探花,所以进士牌坊也叫探花牌坊,它一般修建在祠堂前。

对一个族来说,如果祠堂前有一排探花牌坊,那就标志着该族是书香世家。

这是了不起的荣耀,同时还能激励子孙重视科举。

而后,孟青云补办了婚礼,当然这不是为了收礼金,主要是分享那份喜悦。

孟青云挤出时间,又为族人的发展写了第二规划书。

如今孟氏一族日子过得不再紧巴巴,这份规划书详细阐述了孟氏后五年的经济走向。

他相信,五年后,族人定能富裕。

规划书中也提及三味书屋。

这是族人未来希望的地方,必须抓紧。

将该交代的事交代清楚,孟青云一家也该回京了。

族人十里相送,孟青云嗟吁不已。

这一去不知何日归乡。

回京后没几日假期结束,该到翰林院报道了。

翰林院是为朝廷培植人才的地方,宰执重臣必出自翰林。

众翰林一面读书修学,一面参与政事,获得许多政治知识,静待朝廷的大用。

确切的说,翰林院是一个储才养望之所。

孟青云仕途无量。

??????

“几日不见,公公越发精神焕发!”

孟青云拱手问好,把汪忠请进客房。

明天就要去翰林院报道,汪忠在这个节骨眼来,肯定不是为了蹭下午饭。

“哪有你小子精神头足?红光满面的,新娘子滋润得不错啊!”

汪忠呵呵笑道,“年轻人要注意节制,可别早早把自己掏空了!”

太监也开车?

卧槽,你还没有一点自卑,就像老司机一样。

你明白其中滋味么,就来说教?

奇葩啊!

孟青云无语,只能陪笑道:“公公说的是!”

汪忠喝着茶,随意聊天,给孟青云的感觉,他就是来串门的邻家大嫂。

“你的辣酱还能不能挤出来一罐?”

“辣酱再缺,还能缺公公吃的,有,今天公公带两罐去!”

孟青云的态度让汪忠非常受用,他兴冲冲道:“孟翰林果然够意思!”

汪忠偏爱辣。

是孟氏火锅店的常客。

不用辣酱下饭,便觉得没有滋味。

“今年辣酱产出,拉一车过去,公公吃个够!”

吃吧!

等吃得痔疮犯了,你就知道节制。

汪忠更加高兴,他突然低声道:“陛下口谕,明天让你早朝!”

啊!?

有事早说啊!

这让人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随之而来的又是疑惑。

早朝是官员们谈论国事的场子,他去合适么?

准确的说,他现在不是官,没有资格参加早朝,当然皇帝特许除外。

皇帝又有什么难题了?

这个不敢问。

妄揣圣意的可是佞臣。

“公公,明天我定早早去!”

“咱家给你讲讲早朝的礼仪??????”

又是礼仪!

嗯,这个得仔细听,早朝的都是京官。

随便一个站出一个来,都能捏扁他。

所以还是按规矩来,不要给他们留下把柄。

次日,孟青云早早起床,将准备好的食物都吃了。

听汪忠介绍礼仪后,他得出一个重要结论。

早朝是个体力活,不吃饭会有晕厥过去的可能。

早朝有严格的礼仪。

寅时,大臣在午门外等候。

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等待宫门开启。

卯时,鼓声再响,宫门打开,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

然后按顺序??????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两队相对而立,站在御道两旁,等待皇帝到来,然后??????

这要是不吃饭,肯定扛不住。

寅时,孟青云及时到达。

他本想藏在人群中,吊在末尾悄悄进去,不想见到孔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一品寒门》,方便以后阅读一品寒门第192章 这是殿太小,还是官太小?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品寒门第192章 这是殿太小,还是官太小?并对一品寒门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