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二十九,蒸馒头

作品:重活,1980|作者:柳一条|分类:现言|更新:2022-11-26 10:12:42|字数:4554字

饱饱地吃了一顿,又喝了几口热腾腾的鸡汤,感觉身子一下暖和了起来,整个人都跟着变得精神了许多。

之后,李东升便跟着小五叔还有几个姐姐一起,在院子里堆起了雪人。

不得不说,这么大的雪天,这么厚的积雪,绝对是李东升这辈子第一次见到。

跟着几个孩子在雪地里又是跑又是跳,小手小脸一会就冻得红扑扑。

因为身子太小,力气不大,所以在努力给雪人做了两只雪白的小耳朵之后,他就偷奸耍猾地在旁边当起了监工,指挥着小五叔、大堂姐他们忙来忙去。

就这样,几个孩子在雪地里玩了一个下午,搞得鞋子、袖子、裤腿全都被浸湿了一片。

等到他们的手指头、脚指头还有耳朵、鼻子全都冻得受不了时,这才跑回堂屋,坐在四叔刚刚升起的火堆旁边烤起火来。

没错,不是在灶房,也不是在当院,就是在正堂的堂屋大厅里,用深秋时从地头或是沟渠边上刨回来的老树根与木桩,燃起了一堆明晃晃的炭火。

一堆人围在火堆旁边,烤手烤脚烤鞋子,有时候还会烤些红薯或是馒头来解解馋。

这就是八十年代农村人常用的取暖方式。

这个时候,屋里面没有什么地板装饰,全都是老土地基,坑洼不平,点上一把火,也不怕会把地面给烧坏了。

相反,有了火把的烘烤,还能让地面更干燥更坚实,顺便还能把因为化雪而渗进屋的潮气也给一并驱逐到屋外。

到了傍晚。

几个孩子都没有回家,而是一边烤着火,一边看着堂屋里的电视节目,欢声不断。

因为大雪天冷,且冬季里入夜得早,所以晚上过来窜门的邻居基本上都已经不见了踪影。

老宅里难得地安静了起来,几个孩子可以随意地换台,选择他们喜欢看的电视节目。

就这样,一直到了夜里七八点的时候,见孩子们都没有回家,家里的大人们才打着手电过来老宅接人。

过来之后,大人们也不会直接就带着孩子离开,而是会留在这里跟老太太说会儿话,顺便也看一会儿电视,然后才会抱着或是牵着孩子们回家。

因为孩子们还有电视机的存在,三个分家出去的兄弟,也会时常过来老宅看看,不再像以前那样,十天半个月的都见不着一回面。

哪怕是不太合群、之前还跟老太太闹过别扭的老大李向军,在看到老宅得了一台电视机后,也开始往老宅走得更勤了些。

每天晚上也多是他过来把两个丫头接回家。

不管他是不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小心思,但是至少在表面上,一家人的关系都相处得很是和谐。

张桂兰对这样的改变很是满意,脸上的笑容明显要比几个月前丰富多了。

对于发生在老宅还有奶奶身上的变化,李东升自然也是开怀不已,这才是一个大家庭该有的样子。

哪怕是分了家,也不能离了心,淡了情。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眨眼间,就到了腊月二十九,也就是一九八三年的一月二十四日,距离大年除夕夜,只有一天的时间了。

这一天的大清早,老宅、新宅还有刘家店的各家各户,全都开始起火蒸起了馒头与包子。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农村之中,各家都不缺粮食,白面馍馍蒸了可是一锅一又锅。

一些人多的大家子,甚至能接连蒸上十锅以上的馒头与包子。

之后,各家就会把这些蒸好的馒头、包子直接装进透气的麻袋或是大簸箩里,一直能吃到正月十五之后。

这个时候豫东冬日的天气还十分寒冷,不管是蒸好的馒头、包头,还是提前炸好的油条、丸子、果子、鸡块、鱼块,又或是熟的牛肉、猪头之类的下酒菜,都不怕会腐烂变坏。

过年嘛,绝对是孩子们一年之中最高兴也最兴奋的一段时日。

因为在过新年的这几天,他们不但能穿上新衣服、新鞋子,而且还能吃上他们平时根本就吃不到的荤腥美味。

哪怕家里备的下酒菜,大多都是要等到亲戚上门时才会正式端到桌面上,但是私底下这些小孩子们总是能够讨到一个好嘴头。

尤其是李东升,哪怕是在自己家讨不到好吃的,到了老宅奶奶那,每次都能吃得小肚圆滚滚。

所以,在小时候,每到过年的时候,李东升反而不太愿意呆在自己家里,每天总是腻在老宅的院子里,围着奶奶的转。

如今,哪怕是重活了一世,李东升的这个习惯也仍是没有改变,而且他也不想改变。

能够每天腻在奶奶的身边,被奶奶再疼爱一次,感觉比上辈子还要幸福得多。

“奶奶奶奶,今年咱们怎么蒸这么多馒头啊?”

“我刚数了一下,一锅至少有二十五个,一下蒸了五大锅,都一百多个了,什么时候能吃得完啊!”

老宅灶房里,小五叔在灶堂前烧火,奶奶在案板前盘面做馍头。

二堂姐李卫婷一脸好奇地数了一下堂屋凉席上正在放凉的热馒头,小跑过来向奶奶询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活,1980》,方便以后阅读重活,1980第六十章 二十九,蒸馒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活,1980第六十章 二十九,蒸馒头并对重活,1980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