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乃是心猿,心猿意马,无影无形,不可捉摸,心念所及,如影随形。
所以,思想有多远,悟空就能飞多远!
但是,悟空的思想却是局限在了十万八千里。
这个局限性,来自于筋斗云。
是筋斗云限制了悟空的思想!
如来定然十分了解筋斗云。
甚至比悟空看的更远。
所以他才敢对赌。”
金鳞抬起头,扫视四周,试图寻找一丝漏洞。
但他看到的却是漫天神佛极具嘲讽的面孔。
他们仿佛在说:你这孙猴子,任你本领通天,也逃不出如来的手掌心。
此刻众神同仇敌忾,不约而同地站在了如来这边,看上去不可战胜。
可是,漫天神佛看似站在一处,实则有一条巨大的鸿沟横桓在他们之间。
而这道鸿沟却被巧妙地隐藏了起来。
因为没有这道鸿沟,也就没有了西游记。
这道鸿沟便是东、西方文化的交锋。
西游记正是在西方佛教立志东传的情况下产生的。
如果没有佛教东传,也就没有了西游记。
在西游记中,如来代表的是西方佛教:印度教。
他是不折不扣的外来文化,并非个别小说描述的多宝道人。
金鳞双目微眯,望向如来。
眼前的如来法身,庄严肃穆,毫无漏洞可言。
金鳞无奈地摇摇头!
他知道要想在如来的眼皮底下,施展筋斗云,抑或72变,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佛教历来讲究修心,想要战胜如来,首先要打破他的心境。
如来历久弥新,渡劫无数,方才享受无极大道,打破如来的心境,谈何容易!
但是……,
只要是人就会有破绽,如来也不例外。
关键是他能不能及时找到如来的破绽。
虽然现在的如来毫无破绽,但这并不代表他的过去就完美无瑕。
任何人都会有过去,都会有年轻的时候。
只要是年轻人,就会犯错……。
就在这一瞬间,金鳞若有所悟!
现在改变筋斗云,根本来不及,唯一的办法,就是干扰如来的心神。
“你这老秃驴,看我如何将你击败!”
金鳞大喝道。
如来一听,轻轻摇头,似乎再说:小子,你还太嫩了点。
“如来老儿,世人都说你是万事皆明的佛祖,对赌之前,我有一事不明,还请赐教。”
“但问无妨!”如来微笑道。
在众神面前,他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彰显智慧的机会。
这就好比是一名学霸遇到了一道加分题。
最重要的是,这种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的良好形象,正是他最想树立的。
“相传孔雀大明王,是你的母亲,也被称为:佛母,此事当真?”金鳞开口道。
如来一听,顿时有些摸不到头脑,心中暗道:“这猴子没来由地问我的出身干嘛?”
他看了看四周,发现一众神仙全都眼巴巴地望着他,等待他的回答。
“孔雀出世之时罪大恶极,能吃人。
当年我在西牛贺洲天竺灵鹫山雪峰顶,修成丈六金身,被他吞入腹中,我欲从他便门而出,恐污真身;
于是我剖开他的脊背,跨上灵山。
我本欲伤他命,当被诸佛劝解,伤孔雀如伤我母,故此留他在灵山会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如来解释道。
“即是佛母,你便应从玄牝(pìn)之门诞出。
何故要伤其脊背!
玄牝(pìn)之门,乃是天地之根,你却嫌弃它污秽,难道你就不怕世人质疑你的出身,以及你伤母之行!”
话毕!
众神纷纷点头。
《道德经》有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此乃道家鼻祖老子所言,自然被众仙认同。
如来正欲辩解,金鳞继续说道:“你名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圣者,原名乔达摩·悉达多。
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你父亲名为净饭王,你母亲名为:摩诃摩耶。
摩耶夫人在蓝毗尼花园将你诞下,不知为何,却在七日后死去。
联想到你剖开佛母脊背之事,世人或许会有所猜测!”
“什么猜测?”
如来道。
“释迦牟尼伤母克亲、出身不正,乃不祥之兆。”
金鳞道。
“放肆!一派胡言,那孔雀罪大恶极……。”如来道。
“《孔雀明王经》乃是袪除鬼魅、济世救人之圣经,孔雀明王又怎会罪大恶极!”金鳞反驳道。
“没错!”周围的神仙低声议论道:“据《孔雀明王经》所载,有一位比丘遭毒蛇所螫,不胜其苦。
当阿难向佛祖禀告之后,佛祖乃说出一种可供袪除鬼魅、毒害、恶疾的咒语,此即孔雀明王咒……”
“孔雀明王咒的确是济世救人的咒语……。”还有一些神仙低语道。
如来的脸上划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愠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