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佛道两立

作品:西游:我孙悟空誓不成佛|作者:问剑书生|分类:玄幻|更新:2022-12-02 01:20:57|字数:8566字

文殊菩萨化成一个小和尚,劝说乌鸡国王。

但是,文殊菩萨不小心顶撞了乌鸡国王,被乌鸡国王浸泡在河中三天三夜。

佛祖知道以后,大怒。

为了惩罚乌鸡国王,他派青狮精化作全真,把乌鸡国王推入井中,让他在井水中浸泡三年。

如今三年期满,恰巧唐僧路过,由唐僧师徒搭救上来。

这就是乌鸡国的故事。

有因有果,十分合理。

金鳞合上取经图,眉头微皱。

原着中写道:

当初这乌鸡国王,好善斋僧,佛差我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

这说明什么?

说明乌鸡国王并不信佛。

乌鸡国地处西牛贺洲,为何乌鸡国王却不信佛?

因为信奉佛教的国家,全部民不聊生,人不能活。

狮驼岭就是鲜活的例子:骷髅若岭,骸骨如林。

人头发?成毡片,人皮肤烂作泥尘。

人筋缠在树上,干焦晃亮如银。

真个是尸山血海,果然腥臭难闻。

东边小妖,将活人拿了剐肉;

西下泼魔,把人肉鲜煮鲜烹。

所以乌鸡国王并不信佛。

正因为他不信佛,佛祖才会派文殊菩萨去度化他。

按理说文殊菩萨佛法高深,乌鸡国王又不是十恶不赦之人,况且他心地善良乐善好施。

理应不难度化。

但是文殊菩萨却度化失败,并且被浸入河中。

以乌鸡国王乐善好施的为人来看,即便度化失败,也没有理由把文殊浸入河中。

原着中写道:被吾几句言语相难,他不识我是个好人,把我一条绳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天三夜。

“言语相难!”

这说明文殊菩萨恼羞成怒,说了一些难听的话,甚至威胁乌鸡国王,所以才被浸入河中。

然后,佛祖大怒,令青狮精化成全真登坛祈雨……。

可是,青狮精为何要化成全真,而非化作和尚呢?

还是因为乌鸡国信道不信佛。

再后来,乌鸡国王与全真结拜成兄弟,更加印证了乌鸡国王信奉的是道教。

就好像李二与唐僧结拜成兄弟一样。

必须是志同道合,才能走到一起。

所以,乌鸡国王极有可能不是一般的道教拥趸。

道、佛不两立!

佛祖必须对他进行惩罚。

然后才有:如来令此怪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报吾三日水灾之恨。‘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来此,成了功绩。

乌鸡国王浸了文殊三天,如来却要浸乌鸡国三年。

这叫什么?

睚眦必报。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佛教的行事作风,并非像他们自己鼓吹的那样:以慈悲为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可是,按照文殊的说法:浸他三年。

真的是只是三年吗?

如果没有夜游神助力,乌鸡国王的魂魄根本进不了宝林寺。

这段陈年冤案又怎么会浮出水面?

如果没有龙王使用辟水珠,乌鸡国王的尸身早已腐烂。

又哪里会有老君慷慨捐助九转还魂丹救活乌鸡国王一说。

夜游神、龙王、老君都是道教中人,西方不可能使唤的动他们。

所以,文殊口中的三年,根本属于无稽之谈。

如果没有道教暗中周旋,乌鸡国王怕是永无出头之日。

佛教杀人,道教救人。

针锋相对!

乌鸡国事件看似是取经路上的一个小插曲,实则反映了佛、道之间的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否则怎会如此针锋相对。

想明白这些,金鳞心中已经走了定数。

他摇身一变化作猪八戒的样子,飞向乌鸡国。

夜色深沉。

乌鸡国皇宫内一片寂静。

黑暗中似乎有种能量在悄然波动。

“刺啦!”

一道细微的声音响起,一道身影从空间裂缝中走出。

身影胖大,模样丑陋,正是金鳞化作的猪八戒。

金鳞摸了摸鼻子,无奈地摇摇头。

如果不是剧情需要,他绝对不会自毁形象,化作猪八戒的模样。

金鳞扛着钉耙径直走到芭蕉树下。

按照西游记记载,乌鸡国王遇难的深井就在芭蕉树下。

金鳞倚靠在芭蕉树上缓慢发力。

一息过后。

一块三尺见方的石头出现在芭蕉树下。

他搬起石头露出井口。

“噗通!”

金鳞跳入井中。

尽管井口被封,井下终年不见天日,但井水却十分澄澈。

金鳞无暇顾及这些,飞向更深处。

大约一刻钟后,一座水晶宫出现在他的眼前。

正是西游记中描述的水晶宫。

金鳞还未说话,便被一只巡水夜叉发现。

在夜叉的带领下,他见到井龙王。

“在下猪八戒,见过井龙王。”

金鳞抱拳道。

“都说天蓬元帅不拘小节(粗鄙不堪),今日一见竟然如此知书达礼。”

井龙王道。

“哪里!哪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西游:我孙悟空誓不成佛》,方便以后阅读西游:我孙悟空誓不成佛第280章 佛道两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西游:我孙悟空誓不成佛第280章 佛道两立并对西游:我孙悟空誓不成佛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