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所在的工厂里发生了一件难事:有提供生产设备的厂家送来了一份让领导都“傻眼”的说明书:所有文字全是英文,没有一个汉字。
在当时那个年代,工厂的工人文化程度都不高,厂里也没什么专业技术员,包括股东在内,没人明白这种设备它真正的性能和作用是什么,一时半会要找个专业“翻译”也比较难,可急坏了工厂的老板和股东。
母亲当时已经调离了库房保管的职位,去财务室做了出纳。看到领导为了这个事情焦头烂额,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冉厂长,现阶段咱们厂没有人能翻译这个说明书的情况下,我想拿回家给丁香看一下,她英语好,如果遇到有的词汇没学过,查查字典、拼拼凑凑,说不定能译出来呢?”母亲试探地问。
“那好吧,“死马就当活马医”嘛!让那个孩子试试也行,总比干着急要好。”冉厂长将那份“天书”一般的说明书递给丁香妈,就去忙别的事情了。
丁香妈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把握。只是觉得,听丁香每天早上念着英语课文,还挺像那么回事的。反正这说明书,厂里所有人都表示不懂,丁香就算也翻译不出来,至少她也会去尝试,对孩子而言,多去接触多去探索,不会有坏处的。
傍晚时分,丁香妈把说明书带回了家。
“妈!你开什么玩笑?我学的单词量才那么点儿,这个说明书专业性这么强,我哪里翻译得了啊?”丁香看着密密麻麻的英语字母,一阵“头晕”,母亲这也太高估自己了,自己学到的东西,不过是沧海一粟,对于浩瀚的英语词库而言,简直不值一提。
“你就试试呗,你外公不是有一本《英汉大词典》么?你翻翻,再对照一下句子,没准儿能凑合出来呢?”母亲坐到饭厅前的椅子上,喝了一口水,不紧不慢地说:
“难道你一点都不尝试就放弃了?万一你可以呢?”
丁香无奈地耸了耸肩膀,算是认可了母亲的说法:
“那好吧,我找找去,拿个草稿纸先试试。不过,我要说在前头,英语单词如果涉及到专业词汇,他跟英汉词典里的注译差别挺大的,虽然有希望能“凑合”出来,但是准确性的话我不敢保证哦”。
“没事的,你尽管去弄吧,这个东西一直放在厂里,大家也都无可奈何。你尽量去尝试了,翻译的质量如何不做太高要求。只要明白了这种设备的性能和作用,那你就算圆满完成“任务”了。”母亲微笑着看着丁香,眼神中充满了鼓励。
丁香一把拿过那本说明书,“噔噔噔”地就朝楼上跑去,还翻箱倒柜的把姥爷那本有点年代感的《英汉大词典》翻了出来,为啥说它有年代感呢?这本词典的岁数比丁香还大,而且,所有汉语释义全是繁体字印刷的。
丁香拿出一个草稿本,先按照顺序逐字逐句的开始了艰难的对照和查找,幸亏对英语语法还略懂一些,至少知道介词在句子里是什么含义,等丁香把单个的单词串联起来翻译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时,却郁闷地发现很多句子都不通顺。
但是至少有了大概的雏形,包括设备的功能、用途、使用步骤、技术优势、生产地址等有了明确的划分。
丁香把自己翻译的说明书大概念给了母亲听,并表示语句不通的,她可以去请教自己的英语老师。虽然母亲也没有直接夸赞丁香,但是,眼神中的些许欣慰丁香还是感受到了。
第二天,下午休息吃完饭,丁香就拿着自己译出的稿纸以及那本说明书去找英语老师了。
这回可是找对人了,英语老师译一句,丁香就在稿纸上标注一句。遇到一些专有名词,连老师都不敢确定,也是查了词典的。全部译完以后,丁香又给老师念了一遍,确定没什么问题了,丁香才拿出一张干净的练习本,从头到尾地又把句子誊抄了一遍,准备回家交给母亲拿去交差。
丁香礼貌地辞别了英语老师,就高高兴兴的去上晚自习了。
晚上,丁香把语句通顺的译文念给母亲听,这回通过译文再对比图片,完全就能了解这个说明书的真正内容了,涵盖了这台设备的方方面面。
“对喽!就是这样弄嘛!之前你还说怕自己知识浅薄翻译不出来,自己先尝试,不会的再请教老师,你看,这个难题就被你给攻克了嘛!”母亲兴高采烈地接过那张纸,忽然感觉到一丝自豪。
晚上入睡之前,母亲又陷入了沉思:
丁香这孩子,除了爱说谎,不诚实,小时候偷东西,其实也是有其他优点嘛!如果她在学习数学上能够努力一点、认真一点,应该比她哥哥的学习成绩还要好一些。可是,哪怕自己出了高价把她送四中上学,她的数学还是一直没有多大起色。照理说,语文理解能力强,那么理解试题的能力就会强,为什么丁香总是“跛脚将军”呢?而且都留了一级了,脆弱的基础还是没有弥补起来。难道,这孩子压根就不是读书的料?又或者,她之前在镇中的那些不好的表现是在证明她又分心了?没有一心一意的把心思用到学习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