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九峻山宝藏

作品:明末穿书,从营救白娘子开始|作者:小太拾|分类:历史|更新:2022-12-29 09:58:37|字数:4742字

咸阳北九峻山。

“陛下!”

“那边山崖处,就是入口处了!”

岳震向许仙介绍着。

“这入口还真在山崖处啊!”

“难怪当年黄巢、温韬都没得手这座山陵的!”

“看来最后还是便宜我们了、便宜我们了啊!”

“走!”

“我们看看去!”

许仙说着,小心翼翼从山腰处开始走到了一座木板搭就的临时木桥上。

顺着这道蜿蜒崎岖的木桥,许仙一路小心翼翼前行着。

不一会,许仙终于走到了快接近墓口处的一道桥梁处。

“陛下!”

“您来了啊!”

“您看,前面封堵那墓口的数十道石条已经全部被我们砸开了!”

“现在就只剩一道石门,不过那到石门异常巨大和坚固,我们费劲九牛二虎之力,都没能砸开它,现在正好陛下您亲自来了,也可以帮我们一起想办法怎么打开它了!”

清衍道长这时走过来,向许仙介绍着。

“好…好!”

“我们今日就看看,这李世民生前到底带了多少宝物进入着山陵之中了!”

“也希望这座山陵,能让我们大明暂时渡过这艰难的时刻吧!”

许仙不禁说道。

“艰难时刻?”

“陛下为何要这样说呢?”

一旁岳震有些不解了。

“唉,或许你不明白!”

“经历与宋廷这场战争,以及重新进行一系列生产的投入,我们大明国库已经快空了!”

“所以如果这座山陵能够获得我们想要的那些财富,那对我们大明来说,可是久逢甘露啊!”

“我们还是先去看看那坚固的石门,是什么情况吧!”

许仙感慨着。

不一会,许仙来到了洞口处,这时眼前出现了两道巨大的并开石门,石门上刻画着秦琼、敬德两名武将的画像。

而且两道石门贴合处,明显都有铁锈腐朽的痕迹,似乎是当年用铁浆灌入过其中一样。

两道石门上,此刻还悬挂着已经腐朽的两个巨大铜铺首,但是连接这两个铜铺首的锁具已经看不到了。

再看石门上方的门廊,出现了一个汉白玉石所制飞龙戏凤的雕刻,尤其是飞龙栩栩如生,眼睛处似乎还在闪闪发光着。

许仙立刻用衣袖擦拭了一番这飞龙,马上一道光闪出,原来这飞龙眼睛居然是一颗偌大的夜明珠。

许仙现在把这颗夜明珠拔出了,但是用力拔了几次,却丝毫拔不出。

于是许仙索性用手把其拍了一下,没想到这夜明珠立刻陷了进去。

随后,周围立刻出现了一番地震般的剧烈颤抖。

许仙以为要发生山崩之事了,赶紧带着人,先行撤了出去。

但是没想到这波震动过后,两扇巨大的石门中间居然出现了一道缝隙。

“陛下!”

“看来您刚才无意间,按的那颗珠子,就是打开这石门的机关啊!”

“看来定然是老天爷注定要把这座山陵宝藏交给陛下您啊!”

清衍道长这时惊呼。

“是啊!”

“看来是老天爷注定要把这里面宝藏交给陛下您啊!”

岳震也跟着说道。

“是吗?”

“我们还是先打开石门,看看里面是不是真有所谓宝藏之事吧!”

许仙当然也想急于看看,这昭陵是否真的所藏如记载那番了。

于是许仙亲自指挥着众人,把两道巨大石门,用力推开了。

没想到,里面果然发出了无数金光闪闪之状。

于是许仙赶紧命人拿来火把,往里面一照。

发现石门之后,堆积的金玉铜器之物琳琅满目,甚至把整个通道全部堵的死死的了。

因为石门被用力推开,导致这些本该在石门之后的器物不少都出现了变型损毁之状。

“难道这就是传闻中的大唐盛世吗?”

“是啊!”

“没想到提倡薄葬,依山为陵的唐太宗居然陪葬如此之多的金银财宝,真是令人震惊!”

“这…这还只是大门处的甬道呢!”

“不知道后面那些侧室、主室、后室中会有多少金银财宝了!”

“看来陛下您得到这些金银财宝后,我们大明富矣!”

“富矣啊!”

“这可真是盛唐、盛唐再现啊!”

许仙和一众人等,看到眼前景象,都震惊住了。

于是许仙暂时没有急着让人动这些财物,自己先上前去,借着火光查看了起来。

“这颗珠子,一看就是西域进贡的,若论价值,最少得值纹银百两!”

许仙首先拿起了一颗珠子。

“这金碗刻有‘长孙后用’四字,一看就是当年当年长孙皇后御用之器!”

“不过居然放在了这大墓门处,看来当年陪葬唐太宗长孙皇后的器物,定然是已经放不下了,才会把这金碗放在这里的!”

“看来里面的宝贝只会比这里的宝藏更值钱、更值钱啊!”

随后,许仙又拿起了一方金碗。

“这串珠子乃是产自西域之物,上面佛珠皆刻有清晰的经文,足以说明这串珠子的珍贵,绝对也是价值不菲之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穿书,从营救白娘子开始》,方便以后阅读明末穿书,从营救白娘子开始第130章 九峻山宝藏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穿书,从营救白娘子开始第130章 九峻山宝藏并对明末穿书,从营救白娘子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