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让想读书的人都能读

作品: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作者:神桦周|分类:历史|更新:2022-12-22 20:23:54|字数:8448字

“免费读书?”

“那刺史大人包吃包住吗?”

张继一愣,盯着方源问道。

方源眉头一皱,没有接话。

他是想更多的人读书,但不可能自掏腰包。

毕竟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而是辽州无数家庭的事。

它没有时间限制,也可能不会有回报,方源自问没有这种大无私精神,关键也没有那个钱。

毕竟不是普普通通的吃住,得保证基本的营养和休息才能读书。

“实际上,如果刺史大人能够做到以上,应该会有部分人去读书的吧。”

张继叹息道。

他了解到,很多州府的书院都是空置的。

除非说朝廷拨了很多钱下去,否则很难办起来。

它需要很多夫子,需要不少书籍,还需要其他等等。

整个河东道,好像就是蒲州和并州的书院是正常运行的。

“本官突然有个想法:借钱读书!”

方源沉思了良久,突然有个想法。

那就是贷款读书,后世的教育体系中也有这一点。

通过免息贷款,给予学生们读书的机会,让他们读完书之后出去工作还钱。

这是一个很好的政策,一举两得,对学生来说更好。

“哈哈哈......”

“刺史大人说笑的吧,您看我现在家徒四壁,不正是因为借钱读书的原因么?”

“因为欠了周身债,我现在有点儿钱就还回去给他们,家里愣是一张桌子也不舍得添置。”

张继先是一愣,随即大声笑道。

他一边笑,一边哭,笑容很苦涩。

以为方源是故意没有看到他的遭遇,嘲笑他。

但是这些不是他伤心的地方,而是欠钱和欠人情。

这辈子就算是完了,读书欠了这么多钱,人生也不再有辉煌。

可能这辈子也换不清那些钱,要带着他们进棺材,太对不起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了。

“不,与你不同。”

“本官是想在州府开通一个机构,暂且是专门用于借钱给辽州所有想要读书的学子,他们可以从这个机构借钱,免息,用于读书。”

“如果能考上,以后做官之后还钱,如果考不上,就进入辽州的各工厂工作还钱,让想读书的人都能读,你觉得呢?”

方源摇摇头道。

有钱借,也有还钱的渠道。

对于想要读书的普通人来说,这是天选之路。

“这,这,这...刺史大人为何不早几年来辽州?”

张继突然愣住,随即眼泪更多。

他指着方源,然后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上嚎啕大哭,双手还拍打着地上。

这个方法真是个好方法啊,由刺史府亲自创办的机构借钱,不像自己借的还欠了很多利息。

而且考不上还能进入工厂干活还钱,还钱的问题完全就解决了,试问还有比这个方法更好的吗?

“你这是何意?”

方源被他跪得湖涂,连忙扶他起来。

“我是难过啊。”

“如果您早点来,我何至于此,我何至于此?”

张继失声痛哭。

感叹自己半生的遭遇艰难。

如果方源早几年在来辽州做刺史,现在自己的情况就不同了。

自己就算是不能金榜题名,但至少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差,至少能够老母亲一个好点的环境。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张继,本官也算是多得有你,才能想到这个办法。”

“看你也是有些才华,本官想给你个机会,你要不要试试?”

方源看着张继,沉吟片刻道。

从和张继交谈中,可知张继也是读过书的人。

现在自己手中其实很却各种各样人才,可以给他一个机会。

“您,您说什么?”

张继顿时一愣,以为自己听错。

“本官说可以给你一个机会,你要不要?”

方源脸色一沉,沉声道。

“要,要,要。”

张继连连点头,像老鸡啄米一样。

“本官要向辽州所有地方推行科举,让百姓知道朝廷重视科举。”

“你也是个小名人了,你亲自负责推广,务必要让辽州所有乡知道本官刚才说的政策。”

方源沉声道。

模湖地说了政策两个字。

但政策是具体是什么,方源没有总结,想看看张继怎么回答。

“州府开书院,提供书籍,提供夫子,提供免息借钱,考上以后做官还钱,考不上进厂干活还钱,是这样吗?”

张继几乎没有间隔,连忙说道。

方源的这个机会对于他来说,就是黑暗里的一束光。

他紧紧抓住,想要通过这束光改变自己,也给老母亲一个交代。

“不错,确实是有几分本事。”

方源随即呵呵一笑,赞许道。

能这么快总结出来,也是头脑不错的一个人。

“州尊放心,我一定让辽州所有乡都知道您重视科举,并且您还做出多项政策为辽州百姓造福。”

张继噗通一声再次跪倒,重重给方源磕个头,头贴在地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方便以后阅读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第122章 让想读书的人都能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第122章 让想读书的人都能读并对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