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冲冷声道。
真是可笑,并州要粮食赈灾,怎么没见他们赈灾?
整个河东道,目前就只有辽州一个地方赈灾,其他的连个城门都没有打开。
“有没有想法和我联手搞搞博陵崔氏?”
方源眼睛微眯,沉声道。
“这个还是算了吧。”
长孙冲立即讪讪道。
博陵崔氏是真的强,强到无法想象。
自己只是国公之子,本个官职都没有,哪敢搞博陵崔氏。
就是自己的吏部尚书父亲,面对这些豪族也不敢太过分。
“行吧,那你们先回去休息吧。”
“去白虎会所的时候报上我的名就行。”
方源笑了笑说道。
并没有因为长孙冲两人不合作而不满。
面对五姓七望,正常人都是回避的,哪敢轻易跟他们作对。
“杜荷那边有什么事记得叫上我们!”
长孙冲也就不多留,与程处默离开。
两人离开后,方源突然脑海灵光一闪:一条救赵英才的想法涌现。
“郑九,我们现在有多少州吏和保安在城外?”
方源叫来郑九问道。
“有两百三十个州吏和两百六十五个保安在城外帮忙!”
郑九走来,恭声道。
他不像张三,汇报工作还要查看本子。
“这么多....那城中的秩序有没有受到影响?”
方源眉头皱了皱道。
“确实有影响。”
“兄弟们每天都忙到很晚才能休息。”
“有不少地方减少了巡逻,不少工厂也暂时缺少看守。”
郑九如实禀报。
但也没办法,现在城内的人手确实少。
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好过来,大家都咬咬牙坚持着。
“城外的秩序重要,但城内的秩序同样重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难民被吸纳进来,城中的秩序会变得更加重要。”
“从今天开始,每天调回二十州吏和保安,稳定城内的秩序,看守各个工厂!”
方源沉声道。
“州吏和保安各二十吗?”
郑九不确定问道。
“对。”
方源点点头道。
“可难民每天都会很多涌来,我们这样调人手回来,怎么管理得了那么多难民?”
郑九担忧道。
城外的难民太多了,已经超过两万。
两万啊,都能够组建一支军队去打仗了。
“城外的难民会越来越多,我们的人手再多也管理不过来的。”
“城内才是重中之重,要确保城内的百姓没事,去吧。”
方源摆摆手,不与郑九细说。
他明面上是为了城内的稳定,但暗地里是为了救赵英才。
救赵英才这里方源有自己的想法,不打算告诉任何人。
随后,方源又叫来张三安排些事情。
时间又过去几天。
城外的难民暴增到三万五。
秩序已经出现崩乱的形势,但还在维持着。
因为听话就有机会进城,登记好信息就能被进城工作。
这是大多数人愿意接受秩序的原因。
但有心的人其实会发现,城外的州吏和保安都少了一大半。
营帐也不做了,新来的难民要么涌进一开始做好的营帐,要么就露天而睡。
同时,难民们还发现,稀粥更稀了,都没法填饱肚子,跟一开始相差很大。
一时间,难民们开始有意见了。
“喂,当官的,这些粥怎么一天比一天稀?”
“你们是不是不想赈灾,是不是将朝廷的钱粮装进自己的口袋?”
“就是就是,我们要吃饭,我们要吃肉,我们要进城吃香的喝辣的。”
有人大闹。
一开始响应的人很多。
因为粥真的一天比一天稀。
但闹到要进城的之后,早些到来的那些人就慌了。
顿时间,难民就分裂了两个阵营。
“进城之后呢?”
“进城以后你就抢劫吗?”
“进城之后你就烧杀掠夺吗?”
“你屁都没有,进城凭什么吃香的喝辣的?”
有早期的难民反驳。
他们记得方源说的话,担心辽州城不再赈灾。
“你,你们胡说什么?”
“我们是想进城打工,不是进城打劫!”
另一批难民反驳。
但语气明显有些站不稳脚。
他们如第一批到来的难民差不多。
想进城,不想待在这里如猪狗一般生存。
可当被问到进城之后,他们就语塞,因为无解。
“那你们就好好等着被挑选,而不是在这里闹事影响我们。”
反驳的那批难民大声呵斥。
他们都不希望进城的希望被人影响进城的机会。
“那要挑选到什么时候?”
想进城的难民气急败坏说道。
这话说到了众人的心坑,但众人无解。
一些难民的情绪被勾起,望眼欲穿般看向城门。
这里没有一个难民不想进城的,没有一个想留在这里的。
但还保持着理智的一些难民知道,如果闹事的话他们都不再有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