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俭气得不行,指着马周说不出话来。
他太怒了,一时间忘记马周是监察御史,有特权。
于是明白和马周争论是没用的,只有李世民才能给他一个体面。
“好了,此事暂且到这,朕散朝后会让人调查清楚。”
“回归朕和方源协议一事吧,结论还没出来。”
李世民摆摆手,就此别过此事。
他清楚唐俭的情况,不想让唐俭太过丢脸。
为国家操劳半辈子了,致仕的时候怎么也得体面点才行。
“陛下,微臣以为,德高望重重要,但能力同样重要。”
“一个地方,一个机构,一个部门,不能单单以德高望重升降,能力也非常重要。”
“试问在场诸位大臣,谁能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填充国库三百多万,舍方侍郎其谁?”
马周朗声道。
声音之大,在太极殿上回荡不止。
大臣们脸色变了又变,最终纷纷看向房玄龄和崔振堂。
毕竟房玄龄和崔振堂才是事件的主角。
“陛下,咆孝朝堂,仗打十棍!”
崔振堂脸色难看,沉声道。
众人一听,皆是一愣,脸色怪异。
确实,咆孝朝堂者仗打十棍,是有这样的法律。
但崔振堂这个时候说这个,怎么感觉有种玩不起的样子?
“陛下,臣附议!”
房玄龄面无表情说道。
这下,大臣们的脸色更加精彩了。
“陛下,臣附议!”
唐俭也站出来,大声道。
“带下去,仗打十棍!”
李世民想了想,最终沉声道。
马周面色依旧,澹然接受,跟随着禁军们出去。
很快,外面就传会棍子闷响声,整整响起十次。
但马周一次都没有喊疼。
马周再次回来,注视他的人更多了。
“继续议事!”
李世民澹然道。
“陛下,微臣依旧觉得能力比德高望重,支持陛下和方侍郎的协议!”
马周第一个回应,声音还是很大。
“陛下,臣要纠正臣刚刚才的话。”
“臣觉得德高望重重要,能力同样重要,在选拔官员的时候德高望重的同时能再兼顾能力,那最好了。”
“另外,臣没有否认方侍郎的能力,臣只是反对陛下和方侍郎的协议,臣觉得官场有官场的晋升法则,而不是如陛下一样的打赌方式。”
房玄龄再次站出来,朗声道。
他不希望官场的晋升变成皇帝和臣子的一个协议。
像是一场赌注一样,把朝廷都搞得乌烟瘴气,影响子孙后代。
“陛下,臣附议!”
“我们华夏数千年来,已经有一套完整的晋升之路。”
“这种如同打赌一样的方式,不仅是否认了老祖宗们的功劳,还可能会大大影响后代的子孙。”
崔振堂站出来,附议道。
经过马周的犀利言语,单独反驳方源已经没有了意义。
那就从大格局的方面下手,表示这种方式不可取,对前人和后人都不好。
“不错!”
“这种协议就像是赌注,怎么能带进庄严神圣的朝堂里。”
唐俭支持道。
李世民听着,嘴角微微抽搐。
协议是他主动找方源谈的,而不是方源找他谈的。
听着房玄龄等人的反对,李世民感觉自己被他们指责着一样,很难受。
随着三人相继站出来,不少大臣也站出来反对,支持房玄龄的说法。
李世民看着,脸色更加不好看了。
方源的脸色同样不好看,眉头时而皱着,思考着对策。
“陛下,臣有话要说!”
突然间,前排大臣中有人站出来。
群臣看到站出来的人之后,全都变得不澹定。
因为他是魏征!
凡是被他盯上的事,都很难有好下场。
群臣中,如果哪个最不好惹的,那就是属于魏征了,喷起人来丝毫不留情。
“讲。”
李世民脸都黑了。
做好了被魏征当场臭骂的准备。
但李世民也感觉奇怪,为什么魏征说的是有话要说,而不是反对或支持?
“臣要说的第一点:户部尚书唐俭德高望重,但懒散不做事也是众所周知的,可见选拔官员单单是论德高望重是不行的。”
魏征朗声道。
声音中气十足,铿锵有力。
一旁的唐俭听着,老脸再次挂不住。
又一次被人当众挑明懒散不做事,太丢人了。
这样下去,恐怕致仕真的不能体面了。
“臣要说的第二点:监察御史马周能力出众,但位卑人言轻,与德高望重更是扯不上关系,还不知礼数当中咆孝公堂,可见只论才能提拔也是不行的。”
魏征再次开口。
指责马周没有礼数。
听得马周脸色变了变,也不敢反驳。
“臣要说的第三点:房相第一次所言臣听着就想吐槽,但后面说德高望重和能力兼备不得赞同。”
“但有一点臣要说房相的不是,陛下和户部侍郎方源的协议不是打赌,而是一种非常普通的任免机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