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海上丝绸之路,责任归属

作品: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作者:神桦周|分类:历史|更新:2023-11-19 23:18:35|字数:8050字

李世民很满意地看向长孙无忌,缓缓道。

还是自己的老战友深明大义,方源这混蛋只会气自己。

“三大厂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通货膨胀的问题同样如此。”

“我需要长孙尚书或者高尚书再给三大厂给予三个月的月俸。”

方源沉声道。

他自然是看出了李世民的不满意。

但那又怎么样,谁叫自己有办法解决问题呢?

“不可能!”

方源话都没说完。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就纷纷开口。

三大厂一个月就将近五十万的月俸,再支持三个月,还没有回报,不是要他们的狗命吗?

“三大厂一个月月俸多少钱?”

李世民觉得脑瓜疼,沉声道。

如果不高,这边钱宁愿自己出。

“将近五十万。”

长孙无忌气冲冲说道。

李世民一听,顿时打消了自己出钱的想法。

五十万,三个月就是一百五十万,大唐一年的税收才勉强两千万而已。

“如果长孙尚书和高尚书不愿意出这笔钱,我解决不了通货膨胀的问题。”

“陛下,总不能事情我来做,钱也要我自己出,某些人却什么都不干吧?”

方源略带嘲讽说道。

李世民再次感到头痛。

确实,问题本来是他们三人的。

方源现在提供办法去解决,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却什么都不做,这怎么也说不过去。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两人被方源这么一说,一时间说不出反驳的话,感觉要掉进方源设置好的坑中。

“陛下,民间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有力出力,没力出钱。”

“方侍郎有能力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其中遇到的金钱问题,自然得有人承担,这才公平。”

马周突然开口。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顿时看向马周。

马周神色淡然,好像是没有看到两人吃人的目光。

“朕以为确实应当如此!”

“长孙无忌,高士廉,你们两人如何选择?”

“是选择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还是选择出现支持解决问题的人?”

李世民沉吟片刻,不得不同意方源的意思。

确实是一人出力一人出钱才叫公平,才能堵住方源的不满。

“臣,臣选择给钱!”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两人相视一眼,都看出两人的不满。

可是不满又有什么用,谁叫他们解决不了三大厂的问题,也解决不了通货膨胀的问题。

真是可悲,一个吏部尚书,一个户部尚书,都是站在帝国的最高层,手下能人无数,却解决不了问题。

这其实怪不了下面的问题,主要是方源制造出来的东西太过新颖,人们还没有影响经济带来的影响,无法解决纸币过多的问题。

“很好!”

“方源,你有什么办法说说吧。”

李世民松了口气,颔首看向方源道。

“这里涉及很多复杂的问题,我挑一点好理解的来说。”

“还是利用对外贸易,减少我国纸币的存量,扩大贸易,减少内需,解决问题。”

方源沉声道。

“现在不少世家正在对外贸易,正是因为他们的贸易通货膨胀问题才得以解决。”

“但是,现在有能力的世家都在对外贸易,想要再扩大对外贸易几乎不再可能!”

“方源,你的这个方法似乎不是很行!”

长孙无忌沉声道。

对外贸易,又是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虽然能够压制得住通货膨胀,但只能是压住,而且时间很长。

就比如现在从长安城去高句丽等国家的贸易,一趟来回要三四个月,时间太久太久。

李世民也疑惑看向方源,感觉方源的这个方法不太行。

“陆地贸易自然不行,但海上贸易呢?”

“我们大唐有陆地丝绸之路,但却没有海上丝绸之路!”

方源呵呵一笑道。

他对海上丝绸之路早有想法。

钢铁轮船的打造就是为了海上丝绸之路。

这是当时方源听到王诗语的话后灵光一闪,于是开始打造钢铁轮船。

“海上丝绸之路?!”

“你打造的钢铁轮船就是为了海上丝绸之路?”

李世民顿时眼神一亮,并且想到方源开的船厂。

“不错。”

方源得意一笑。

“海上丝绸之路早就有人想过,甚至也有人尝试过。”

“但是海上运行凶险,无法知道路程,时间成本依旧十分巨大!”

长孙无忌提出自己的想法。

陆地丝绸之路给大唐带来了无数的好处。

现在提倡的对外贸易虽然不是丝绸之路,但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

但需要的时间成本巨大,风险也巨大,估计比现在的对外贸易成本还要大很多。

“那是没有钢铁轮船的情况下。”

“而且王家的王诗语曾经试过海上丝绸之路,虽然失败了,但是她知道路线。”

“只要给予她一定的支持,我现在五艘钢铁游轮,能暂时压住通货膨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方便以后阅读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第463章 海上丝绸之路,责任归属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第463章 海上丝绸之路,责任归属并对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