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一环套一环

作品:卸甲将军寡妇妻|作者:东峪山下客|分类:古言|更新:2022-11-26 22:25:15|字数:6206字

温保柱交代完了。

刘二女再也支撑不住,一下子瘫坐在田间地头。

高氏赶紧想去拉刘二女,但周良国却把她拉住了。

“让她静静”周良国叹口气淡淡的道。

高氏有些生气,可是她被表哥抓的紧挣脱不得,气的她将头扭到一边。

周良国无奈的笑笑。

然后一边感同身受的看着刘二女——他也是被亲戚伤透的人。

一边忍不住在心里嘀咕:都说这辈子受苦受难的都是上辈子没做好事的。也不知她上辈子造了多大的孽,遇到了这种婆家,也是奇了怪了。

突然刘二女动了。

她像被什么惊醒了一般手脚飞快的爬到儿子身边。

还好,儿子还在!

她低着头,塌着腰,曲膝紧紧的将张伯书抱在怀中,将脸埋在儿子的脑袋上,让人看着只觉得精神十分颓唐,背影十分萧索。

但其实温保柱交代的内情一直在她脑海里翻来覆去。同时她苍白的让人看不见的脸上也不时闪过茫然、后怕、愤恨等诸多情绪,也显示了她内心的不平静。

当然不能平静了。

刘二女一直知道张杨氏不喜欢她,后来两人发生冲突后,对方大约会恨死她也很正常,但她真没想到对方会借刀杀人。

她以为对方虽然行事狠毒,但最起码有一点好处——正大光明的出手。那知她还是想的太简单了。

人都会变得,她自己就变了,要不然他们母子能分灶吃饭?她怎么会没当回事呢?

还有张大英,自两人做了姑嫂后,她们虽然并不怎么好,但也没怎么差呀?张大英回娘家来自己也是尽力招待……

可张大英是怎么回报她的?

只因她张大英没子便想过继她的,凭什么?

她十月怀胎死门关走一趟千辛万苦生儿子难道是为别人准备的?

那是活生生的一个人啊!不是谁家的大萝卜。就是个大萝卜也不是谁看上了都能拔回家的?

这么简单的道理三岁孩童都懂,可她张大英呢?

被张杨氏挑拨几句后,便想除了她这个绊脚石。

想到这儿她又想起对方的‘辛苦’来了——

事情得从头说起。

只说那天张大英从气冲冲的回温家后一进门不等温家人问,她自己便竹筒倒豆子噼里啪啦的一通说了。

她越说越气,温家人也越听越气——

从这儿就可以看出来温家人也不是啥好人,也是赞同张大英行事的。

同时他们也更坚定了过继张伯书。

一来这本就是他们的目的。

二来民间有一句老话叫‘牵着不走打着倒退’,而他们一家都是这幅驴脾气,越不行越要办成。

只是话好说,事难办啊。

虽然张杨氏可能有私心,但她说的也是事实。

张家元绝对是他们过继路上的拦路虎。

张大英当时也是因为无子的事太折磨她了,听到有办法也就光想好事没想其他便回娘家去说了。

一受打击脑袋清醒她立即记起她大伯父是啥人啦——

因为张家子嗣单薄,他特重视子侄后辈。就比如她那几个兄弟明明也不成器,可大伯父愣是无怨无悔的接济了五房几十年。

更别说她不占理。听说过过继侄子外孙的,没听过过继娘家侄子的。

毕竟世人讲究宗族观念,侄子是一家人,外孙好歹流着一半的血,媳妇娘家侄子算啥?

温家又不是没人了。

张家也不是活不下去了,谁敢答应就不怕毁了家族名声?

更别说张大英还想过继了张伯书,再让张家元帮她压服温家人了,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所以直接过继是不行了。

只能另想办法。

可是这事他们又不能找别人商量,其实他们也找不上啥人出主意。

那么只能自己来。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何况他们是两对夫妻四个人呢。

他们绞尽脑汁想了一天还真想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那就是——偷。

成功后一家人立马离开家乡去外面躲两年。

正好张大英婆婆有个好姐妹在省城安德府的大户人家当下人,如今在主家挺得脸的,帮主家管着两间铺子,捎信让他们去帮忙。

小孩子变化大,过个几年十几年的他们再回来谁还看出来这是张伯书?到时候还不是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当然若外面过得好了,也不必回来了。穷乡僻壤的地儿有啥好待的?

不过前提是他们能顺利跑出去。

谁让她大伯父在县衙里混呢?

若他发动捕快衙役们去找,他们真没信心不被抓住。

便在这时,张大英想起一个人来。

谁呢?任氏。

任氏是张家元夫妇的次子张知明的媳妇,是金宝的亲娘。

如今大家嘴上不说,但张家谁都知道她进门不光彩。

别人如果碰到她那种情况,进门就得矮三分,再加上两家门户的高低,她更得矮到尘埃里去。

可她是那种无理也能搅三分的人,偏偏不当回事不说,还使劲闹腾——其他她也不好做,就死要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卸甲将军寡妇妻》,方便以后阅读卸甲将军寡妇妻第四十一章 一环套一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卸甲将军寡妇妻第四十一章 一环套一环并对卸甲将军寡妇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