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章 闲看隔壁事

作品:卸甲将军寡妇妻|作者:东峪山下客|分类:古言|更新:2022-11-26 22:26:07|字数:6274字

刘二女的新婚生活过得很平常,但是同时也足够平静。

——她和张知劲都不是第一次成婚。

——如果不是实在必要,两个人真不想也没有又折腾一番再和离嫁娶什么的心思。

而且,他们的性子也不是那种十分固执不平爱生事的。

因此不要说两人没矛盾,就是但凡两人有那么些不合、不一致的时候,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有意退一步。

说起来,世界上的事就是那么奇妙。

他们这里太平了,但相邻的另一对新婚夫妻张知少与孙月月过得却是一地鸡毛。

——张知少是刘二女她们成亲后,又过了十几天才成亲的。

他与孙月月从去年就定亲了,可因为中间有各种各样的事耽误着,只等到现在两人方才喜结连理。

本来,‘别人’家的事,刘二女并不一定知道。

一来,她本来就不是那种无事可做,整天东家进西家出专门打听人家是非的人。

二来,她招待张知劲都忙不过来呢。

两人毕竟是头一回做夫妻,虽然一些矛盾,她们都尽量退一步。

但彼此间该适应还是得要时间去适应。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刘二女最终还是没错过这些家长里短。

毕竟,谁让她有‘耳报神’呢?

说起来,老三房的张裴氏也是一号人。

本来张裴氏的公爹与张家元的父亲(也就是刘二女的夫家祖父)正经的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两人在张氏家族中最该亲近。

可当年,因为老一辈子人的一些恩怨,张裴氏这三房与刘二女她们这一房失和了。

——明着虽然还是一家子,暗地里却早早就不来往走动了。

这事族里心知肚明,最多也就是糊弄糊弄外面不知情的人。

这要是跟以往一样,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

毕竟都是平头百姓,本身活着就小心翼翼的。

虽说两家也有恩怨,但乡下人嘛,活着本就艰难,可还真没到动不动要死人的地步。

——可以说谁也奈何不了谁。

可这不是忽然间张家元发迹了吗?

——沾不沾光的她就先不说了。

只说一点,万一人家记恨他们,给他们使绊子呢?

他们不过平头百姓,过得本就艰难,再蒙头给你一棍(比如找理由加点赋税)?

呵呵!

面对如此忧心忡忡的情形,怎么办?

一般人,要么没想到那么远。

要么想到了却总抱着侥幸心思,得过且过。

要么碍于脸皮薄,却不过情面,低不下那个头去弥补一下。

老三房本来也是一般人那一波。

可偏偏这其中出了个张裴氏。

她能跟六房的张樊氏对骂,那就不是一般人。

脸面算啥?巴结人算啥?

只要家里人好好的,这些迟早都能挣回来。

当然,凡事最忌讳不顾一切,蒙头去撞。

毕竟,万事都讲究个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就好像她想让老三房和老四房(小二房)和解一样,这不是你随随便便去说两句话就成的。

想也知道,你还没那么大的脸面!

这其中也讲究策略方法。

——她心里暗自思邹:以两家的恩怨,直接找同辈的伯嫂肯定不成。

一来,他们都是亲身经历过那段日子的。

一个‘感同身受’,就能把她所有的好话磨灭了。

二来,老话说的好,‘姜还是老的辣’。

人越老,除非实在难得糊涂的人,要不然绝对是越老越精明,越老心越硬。

又岂是你说两句好话就一笑而过的?

思前想后,还是得找刘二女。

一来,她这人心软好说话。

二来,两人在高四丫的事上也算有交情。

有一就有二,这一来二去的事情岂不就是循序渐进了?

这总比她一上来就直说目的好吧?

——那不是办正事,那是为难人,与人结仇呢。

正好,刘二女不爱出门走动。而她偏偏那么巧相反。

于是,打定主意后,张裴氏便时常拿着一些家常活计来刘二女这里闲话家常(说说张家长,道道李家短)。

到底有那么一份恩情在,刘二女也不好推辞。

今日,她半上午又溜达过来了。

一进来还没坐下喘口气,就迫不及待的说了一个大消息:

五房张知少(也就是刘二女的前小叔子)新娶的媳妇孙月月,刚才在水窖边和村里的妇人因为水的问题吵起来了。

众所周知,五姓村是个山明却偏偏水不秀(缺水)的地方。

为了干旱时不会没水喝,以及平时日常所需,五姓村的人打了几口干井(也就是盛水的大肚小口的水窖)。

可能因为得来的不容易,所以村里的人用水都很节省。

——除了喝水、做饭,喂牲口。其他的,像洗衣盥浴这些就不那么勤了……

这些孙月月当然接受不了,觉得这一切太匪夷所思了。

毕竟,她娘家所在的村子靠近汀河边,以往她都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卸甲将军寡妇妻》,方便以后阅读卸甲将军寡妇妻第一零六章 闲看隔壁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卸甲将军寡妇妻第一零六章 闲看隔壁事并对卸甲将军寡妇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