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见也听得无语。
姜氏说起她唤徐玉见过来的目的,“……恬姐儿,端郡王送来的三只箱子,还有那个叫元宵的小厮可还在外院候着,这件事总不能再这样下去,所以,你……”
说到这里,姜氏很有些无奈。
她一个做母亲的,没教导自己的女儿时时守着规矩也就罢了,倒还鼓励女儿与外男联系,哪怕那个外男是女儿的未婚夫婿,但这事总还是有些不妥的。
姜氏也是拿沈熙没办法。
徐玉见连忙朝着姜氏点头,“母亲,您就放心吧,女儿定不会叫他再做这种叫人发笑的事的。”
姜氏原本还正无奈呢,听到这里,便似笑非笑地看了徐玉见一眼。
无他,徐玉见在说着这番话的时候,实在太过笃定了。
姜氏原本还想着用尽可能多的嫁妆让徐玉见将来不用在夫家觉得低人一等,但因为徐玉见的之分笃定,她的心里不知道怎么就定了下来。
其实,说何氏没有什么动静也不全对。
自光华寺回来之后,也不知道何氏与吴氏说了什么,倒是成功叫吴氏打消了要替徐承文纳妾的念头,而是天天盯着何氏的肚子,就似那里随时都能生出她的金孙一般。
徐玉见有些感慨。
这后宅女子,难不成所有的价值就是生个儿子吗?
嗯,下次一定得问问沈熙,若是有一天她也生不出来儿子,他会怎么想。
不过……
意识到自己竟然考虑到这个问题来了,徐玉见两颊便忍不住有些发热。
她也是魔怔了,都不知道她能不能真的与沈熙做一世夫妻了,就想到这么长远的地方去了。
话虽如此,但徐玉见想,若是有一天,她和沈熙真的因为这个问题而起了分歧,那她,大概会像安阳郡主那样,选择离开吧。
只不过,她和沈熙是圣旨赐婚,圣旨赐婚虽然让女子多了许多荣耀,亦是对女子地位的保证,但某些时候亦是一道枷锁。
但,既然有了安阳郡主的前例在先,到时候若真想和离,应该也不会是毫无办法的,吧?
徐玉见有些不确定。
若是叫还在想着要替自家小媳妇搜罗些什么好东西的沈熙知道了,徐玉见这还没过门呢,就已经在思考起将来若是两人在子嗣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要用什么办法才能与他和离,他大概,会很无奈吧?
徐玉见就这个问题思考了一会儿,就被姜氏着了丫鬟唤去了丝竹苑。
姜氏这些日子可谓是忙碌非常。
徐玉见的婚事来得突然,从提前到请期,拢共也就不到十日的功夫,快得姜氏这个做母亲的都有些反应不及,所以之后这段时间都在忙着给徐玉见准备嫁妆。
从前徐玉见还能时常陪着姜氏一起用午膳,但这段时间姜氏忙得脚不沾地的,就算住在同一个府里,除了每天早上去荣寿堂用早膳之外,徐玉见都已经有好几日没与姜氏好好说话了。
是以,这时姜氏让了人来请,徐玉见连衣裳都没换一件,就领着锦年和锦华去了丝竹苑。
“母亲,您这是总算想起来您还有个女儿了?”徐玉见拉着姜氏的衣袖撒娇。
姜氏于是笑着伸出食指在徐玉见的眉心轻轻点了点,“你这丫头,母亲这些日子忙着做什么难不成你还能不知道?”
当然是忙着给徐玉见准备嫁妆了。
女儿要嫁去端郡王府,这让姜氏心里可是有着十足的危机感。
武定侯府的门第是不低,但比起有着安阳郡主的端郡王府,到底还是弱了一筹的,纵是安阳郡主和沈熙都不会有半点看不上徐玉见的意思,但姜氏总得尽自己所能让徐玉见将来嫁过去之后不会觉得低人一等。
姜氏用的办法,自然就是尽可能的将徐玉见的嫁妆备得丰厚一些了。
嫁妆是出嫁女的私产,所谓钱能壮人胆,所里有大把的陪嫁,总能叫人更能挺直腰板不是?
姜氏这也是用心良苦了。
徐玉见于是又抱着姜氏的手臂摇了摇。
见着小女儿这副娇态,姜氏也只能笑着摇头了。
然后,她想起自己让徐玉见过来的目的。
略有些苦恼地拧着眉,姜氏道:“恬姐儿,替女儿准备嫁妆,这本就是为人父母所应该做的,可不兴什么男子替自己的未婚妻准备嫁妆的,你……”
徐玉见一怔,然后就明白过来了。
也正因为明白,在姜氏那略带着笑意的目光注视下,徐玉见又很是不争气的红了耳根。
姜氏这话是有出处的。
姜氏确实是个好母亲,无论是对徐玉初还是徐玉见,她都是在她们出生之后就开始操心他们将来出嫁的事,自然也就开始替她们备着嫁妆。
就算是对徐玉见的婚事准备不及,但嫁妆之中的大件儿,却都是早早就准备好了的,只等着准备其他一些零碎也就罢了。
姜氏这些天忙的就是这个。
偏偏,沈熙那厮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婚期定了之后第二日,就让人送来了一大箱的好东西到三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