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完结章

作品:欢恬喜嫁|作者:莞迩|分类:古言|更新:2017-11-17 21:30:01|字数:6252字

如此,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新帝到底是如何看重端王的。

身为臣子,有圣眷在身就是最重要的事了,至于其他小节……

呵,看那位不死心非要参奏沈熙的御史是个什么下场也就能明白了。

沈熙如今已经是位高权重的端王,就连封地都是辽城,说位高权重都是轻了,最关键的是,只要朝廷还需要有这样一个人让辽城能够牢牢守住大梁朝的国门,只要新帝一天没有下定决心要朝沈熙动手,那端王府就绝不会有没落的那一天。

清楚了这一点,又哪里还有人敢去捊虎须?

所以,沈熙“分宗”一事,就在新帝的睁只眼闭只眼之下,还真的叫他给这样办成了,而且还没人敢再多说什么。

也就是从这天起,沈熙和徐玉见就成为了崭新的端王府沈家的老祖宗。

徐玉见也没想到沈熙这么快就将这件事给做成了。

不过,想想也就能明白了。

如今新帝已经登基为帝,有新帝在后面撑着,别说沈熙只是闹着与沈家分宗了,就是他做出别的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只要不会威胁到新帝的皇权,只怕新帝都会站在沈熙背后力挺。

有了这大梁朝最有权势之人的支持,沈熙还会怕什么?

当然了,沈熙也不会因为这样就真的得意忘形了。

“分宗”事了之后,沈熙拿着自家新鲜出炉的族谱,在空白的第一页上先写下了安阳郡主的名字,再另起一行并排着写下了他和徐玉见的名字,再在他们之下写下了寅哥儿的大名。

沈丞。

这是沈熙回来之后给寅哥儿取的大名。

看着族谱上的几个名字,徐玉见和沈熙面上都有了笑容。

“现在那家的人大概找不到什么理由来烦咱们了,以后再有那家的人上门,直接叫人撵了出去就是。”沈熙道。

那家。

当然指的就是成国公府沈家了。

沈熙都已经另立一支了,就连族谱都已经分开了,不管从哪方面来看,他和成国公府沈家还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成国公府等人也确实没有任何的理由再拿了长辈的款来压着沈熙。

这和以前可不一样。

从前就算有景泰帝的默许,但在其他所有人的眼里,沈熙还是沈家的人,是老成国公的孙儿,是沈兆临的儿子,只不过是与沈家人闹翻了而已。

但现在,不管是从宗族还是礼法上来看,沈熙一家与沈家都没有了任何的关系。

既然没有了关系,那沈熙不理会沈家的人,自然也没了任何人可以指责他。

徐玉见笑着点头。

可以摆脱沈家,不管是对徐玉见还是沈熙来说,都是觉得松了口气的。

倒不是说他们就怕了,但癞蛤蟆它不咬人,还能恶心人不是?

沈家人,在徐玉见和沈熙的眼里,也就只能起到这点作用了。

徐玉见看着正“啊啊”叫唤着要自己抱的寅哥儿,倒也将沈家的事给抛到了脑后,只道:“既然没关系了可别再想着那些人,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了。”

沈熙自然是赞同的,“那是。”

百日国丧之后,京城便又渐渐恢复了热闹。

先前徐玉见怀着身孕的时候,为了不叫徐玉见劳神,安阳郡主将府里的中馈接手过去了,现在寅哥儿都已经半岁了,徐玉见总不好再躲懒,于是又重新掌了府里的中馈。

在应付完不断上门拜访的女眷之后,就到了徐玉见的表妹,成国公府五房四姑娘沈怡宁成亲的日子。

原本沈怡宁的婚期是定在了前两个月的,但那时候正好是国丧期间,百日之类禁嫁娶、宴饮等,如此一来这婚期自然也就要往后推,再加上总不能才过了国丧马上就成亲,表现得有多急迫似的,所以婚期才被推到了初入秋的八月。

八月的天气还是稍有些热,但比起之前如火的六月七月又好了太多了,在这样的天气里成亲,倒也算不得太过受罪。

沈怡宁是徐玉见的表妹,她成亲,徐玉见自然是不会缺席的。

不过,端王府和成国公府都已经闹成这样了,徐玉见肯定是不会再去成国公府的。

所以,她去的是慕煊家。

不仅徐玉见,与她一起同去的还有沈熙和安阳郡主。

沈怡宁和慕煊的亲事本就是安阳郡主牵的线,安阳郡主又是宗室郡主,他们去慕煊那边吃杯喜酒,也是再正常不过的。

徐玉见三人都出门了,倒是没有带着寅哥儿。

今儿是要办喜事,不仅要吹吹打打的,而且人来人往的吵得慌,带着寅哥儿当然有些不合适。

慕煊乃宗室子弟,来喝喜酒的人也大多是宗室子弟或者女眷,而且人还真是不少,毕竟慕煊在宗室子弟之中也算得上是年少有为的了,再加上这桩亲事还有安阳郡主和荣阳长公主的面子在里面,哪怕是冲着她们的面子,众宗室子弟们可不就得来捧个场么?

徐玉见三人到得也不算早,那时慕煊家里早已经热闹非凡了,而在看到安阳郡主和徐玉见沈熙之后,这份热闹也更上了一个台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欢恬喜嫁》,方便以后阅读欢恬喜嫁第449章 完结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欢恬喜嫁第449章 完结章并对欢恬喜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