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吏政

作品:秦煌|作者:游梦到西洲|分类:历史|更新:2023-06-01 23:53:10|字数:4126字

嬴高这话一出,原本不想冒头的章邯,此刻也不得不苦笑着回话,

“回太子,那高陵县尉乃是邯内子之弟。”

虽然心中已经对自己那不成事的妻弟怒极,但是毕竟是自己妻弟,章邯纵然一万个不想管,也只得硬着头皮道。

“……”

嬴高张张嘴,实在是有些无语。

还真跟你有关系?而且还是小舅子?

他刚刚只是顺口一说,没想到还真是一语成谶(chen)了。

怪不得章邯眼巴巴的跟着杨端和跑来直接向始皇帝请罪。

“父亲,尤以之事高以为或许卫尉只是失察,然此事绝不仅只个例。

尤以之事,乃是高亲眼所见才得暴露,其他士伍呢?

军功授爵,乃吾大秦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之基。

若有人在立功士伍封赏之上动手脚,试问今后吾大秦生民可还敢为父亲死战乎?

长此以往,吾大秦信义何存?父亲威仪何在?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高请父亲允高彻查近数年来,所有在册之士伍封赏,以安生民效死之心。”

只能说是章邯那妻弟活该了。

嬴高并没有打算就此罢手,趁着这个引子,如果能够说服始皇帝将《吏律》之事定下,甚至重新建立一套监察官吏的府治,那是再好不过了。

听到嬴高这话,章邯脸色不由一连数变。

他知道,这次嬴高是铁了心要将尤以这件事办成大案,来达成他的目的。

相反,本来很是愤懑的杨端和,此刻反而再次恢复了淡然。

这个时候他知道,嬴高并不是针对他,而是针对这件事。

更何况,刚刚那句“卫尉亦是起于士伍之人,为国征战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自是常事。然若功绩为人所夺,给家中老弱妇孺所留封赏被人所匿,卫尉作何之想?”,确实有些触动杨端和。

戎马数十年,说杨端和起与士伍,那是再正确不过。

他也看明白了,章邯妻弟只是个引子,至于最终如何跟他没有关系。

他顶多也就是如嬴高说的那般,是个失察之责。

罚俸了事呗。

再严重点,大不了削爵呗。

还是看戏吧,真个要将这杀性忒重的小太子给得罪了,可不是什么好事。

听到嬴高所言,原本还没太当回事的始皇帝脸色也渐渐凝重起来。

“数年士伍之封赏?高,汝可知,历年封赏之册,书库和金匮(gui)石室中何其之多。”

始皇帝忍不住出声提醒道。

“禀父亲,为吾大秦万世基业计,纵浩如烟海,此事也需做得。”

嬴高看着始皇帝肃然道。

“然吾大秦如今并无对吏政惩戒刑罚之法,高请父亲下诏编撰《吏律》,以为法制。

对贪赃枉法之吏员,施以重典,改杀则杀,该诛九族诛九族,已证天下万民视听。”

“……”

始皇帝听到嬴高杀气十足的话,眼角不由一阵抽抽。

怎生这竖子去了一趟上郡,杀性竟变的如此之大么?

殿下的杨端和和章邯同样也是感觉脖颈一阵发凉。

尤其是杨端和,前脚还在想不要得罪这杀性颇重的小太子。

这不转眼间,这小太子竟是要给官吏们立律,甚至违律还要诛九族。

什么时候,士大夫做官还能做到诛九族了?

此事若成,怕是大半大秦官吏,都要对这太子腹诽了。

嬴高知道自己这样做,有些急了。

毕竟,六国遗族都还在蠢蠢欲动没有解决呢。

这个时候得罪大秦的那些个官吏,实在算不得一步好棋。

可是他也没有办法,如果这个时候调子起低了,后面再想拔高,可就难了。

调子拔高,有些策令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汝意欲如何为之?”

始皇帝沉吟片刻,还是出声问道。

“仅凭高一人,自然是力有未逮,所以还请父亲允高设吏政司,专司吏政诸事。

此吏政司,仅对父亲上禀,监察天下官吏不法不为之事,由御史府会审依律定罪。”

嬴高想了想,抛出了他想了很久的事情。

本来他还准备等到后面羽翼再丰满点再走这一步,不过尤以之事,让他知道,他可以等,但是大秦百姓怕是等不得了。

更不要说,司马欣私放项梁之事在前,会稽和东海两郡给项梁和张良报信在后。

嬴高知道,再不整治一下大秦的这些个官吏们,怕是等到六国并起的时候,天下百姓真正是一呼百应了。

而且吏政司设立,显然是在分御史府的权责。

毕竟,御史府本就是有监察之责,这本来是御史府的事情。

虽说已经让李斯去说服冯毋择了,可是现在想想,嬴高觉得自己还是要跟御使大夫冯毋择好好谈谈。

不然怕是冯毋择心中要有些芥蒂了。

真正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了。

始皇帝扬了扬眉。

吏政司?

只对自己上禀,也就是说朝中任何府衙都不可能指挥得动那吏政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秦煌》,方便以后阅读秦煌第一百九十三章 吏政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秦煌第一百九十三章 吏政并对秦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