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九章 亭长

作品:秦煌|作者:游梦到西洲|分类:历史|更新:2023-09-24 04:04:37|字数:8062字

泗水郡,郡治沛县(后世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县衙。

县令尤新看着县尉淼宏和令吏(掌管文书)卫松呈上来的在始皇帝大赦范畴内的囚犯名册,微微皱眉。

“县公,莫非此名册有何错漏。”

坐在他下手的淼宏建尤新皱眉,探头凑近尤新低声道。

为太子故,始皇帝大赦天下的诏令前些天已经传到了泗水。

郡守冯夏很快就将诏令下发,命泗水境内二十余县将各县牢狱之中的囚犯尽皆重新审定,发配云中、雁门。

沛县因为是郡治所在,所以尤新收到郡守冯夏的命令,也是立马动作了起来。

这些天,县衙吏员,大多都是在为这事忙碌。

“县尉,此名册中人,是否太多?吾沛县竟有如此之多的五刑囚徒?”

尤新点了点身前案几上的竹简。

秦纸现在在泗水也已经有用,但是仅只郡守府的一些公文,县治还没有轮到。

始皇帝大赦诏令中的人是“五刑”之人,没有被判五刑的囚徒,却是不在大赦之列。

“县公,吾与褚余、曹参已是核实数次,当无错漏。”

淼宏知道尤新的意思,不过还是小声解释道。

五刑之人太多,一方面是因为秦法严苛,另一方面何尝不是证明尤新这个县令治下不宁?

可是始皇帝的诏令在,而且郡守府就在这沛县城中,没有人敢胡乱糊弄。

褚余是沛县的文无害,也称为公平吏,掌巡查监狱,复查案卷,以防止冤狱。

曹参是沛县的狱掾,也就是监狱长,这两人可是最清楚牢狱之中的犯人情况。

尤新闻言,搓了搓脸,有些无奈。

既然都是核实过的,那么他也只能如实的上报。

据说那云中和雁门两郡,因为匈奴蛮夷肆掠,十室九空。

虽说朝中大军已将匈奴蛮夷驱赶到了阴山以北,但是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匈奴人又回来了。

这些五刑之徒发配到云中和雁门两郡,运气好的话,或许还真是一条活路。

运气若是不好,碰到匈奴人再次南下劫掠,怕是马上也是人头落地的下场。

“还有三日,各县五刑之徒,都将自沛县出发,前往云中和雁门两郡,各县都有押解之吏,县尉以为何人能担此重任?”

尤新瞅了瞅堂下。

主吏橼(县令属吏,主管群吏进退)萧何正襟危坐,在他身侧则是坐着刚刚淼宏说的狱掾曹参,文无害褚余。

泗水郡距离云中和雁门两郡,怕是不下两千余里。

这一来一回,怕是没有半年时间决计是回转不了的。

自然是个苦差事。

当然,如果不嫌弃路途遥远风餐露宿的话,这等公差,也会给履历上添上一笔功劳,也是日后的晋升之资。

县衙中的这些个吏员,尤新和县尉淼宏肯定是不会去的。

主吏橼萧何是有心的左膀右臂,文无害褚余也是不可或缺的。

那么,能够担此重任的似乎也就狱掾曹参了。

淼宏看了看曹参。

“曹参乃本县狱掾,押解之事自是责无旁贷。

然此次路途实是遥远,仅只曹参一人怕是力有未逮。需得再寻几名吏员同行方可。”

淼宏想了想道。

“此事就交给萧何吧,今日定下,本县要将名册一并上呈郡守大人。”

对尤新而言,只要有人做事就行,具体需要多少吏员,都有谁去做,那不是他考虑的。

“喏。”

萧何起身躬身应道。

……

从县衙出来,萧何对曹参招招手,曹参心领神会,跟着萧何一起进了萧何的吏房。

“此次押解五刑之徒前往云中、雁门,路途实是遥远,汝可要好生准备,家中之事吾会帮汝看护。”

萧何坐下后,看着曹参笑道。

“此等事,吾早已轻车熟路,当无大碍。”

曹参笑笑。

做为狱掾,曹参可是经常做这押解之事,去年刚刚带一批服役之民去咸阳呢。

虽说萧何是曹参的顶头上司,不过两人交情莫逆,这吏房中又没有其他人,所以说话也都很随意。

“这同行小吏,汝可有心仪之人?此次前去,大功当无,但若是一切顺利,一级爵位之功当是有的。”

萧何点点头,看着曹参问道。

一级爵位,当然只是指四等以下的爵位。

就算如此,对普通小吏来说,也是一个绝佳的好机会了。

毕竟,不上战场,仅只跑跑腿辛苦一下,就能得到一级爵位,也算是个美差了。

“县公将此事交给兄长,想必兄长心中当已有可用之人矣。”

曹参意有所指道。

尤新没有问县尉淼宏可有合适的人选,而是直接让他的心腹萧何去安排,显然是想将这笔小功劳都给自己的人。

“刘季当是其中一人。”

萧何点点头,他自然也明白尤新的意思。

“嗯,县公同吕公交好,有那刘季自是应有之理。

只是……呵呵,怕是那刘季又要破口大骂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秦煌》,方便以后阅读秦煌第两百零九章 亭长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秦煌第两百零九章 亭长并对秦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