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英散地,碧红交映。
直至武陵色的身影隐没茫茫一片香雪海中,欧阳克才从长久怔愣中回过神来。
这一战毫无疑问是欧阳克赢了,但也足够令他心潮澎湃。
武陵色尚未有危险他的能力,却已经成长到令他惊艳瞩目的地步。
他想不到曾经寥寥一句话划过的人生,在改变其际遇后,竟绽放出了如此耀眼的光芒。
——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萧。
桃花岛试剑亭中这一副对联,揭示了黄药师早年最为得意的武功,凡是桃花岛弟子没有人不知的。
李莫愁所学的落英飞影剑便是所述前一句的前身。
后句所述的就是武陵色所用的‘碧海潮生曲’和‘玉箫剑法’。
‘碧海潮生曲’是黄药师模拟浩淼大海的潮浪之声所创的一门武功乐曲,一旦用上内力,则会化成一门极高度致命武功。
若在无防备之下聆听则难以自制,不住手舞足蹈,胡乱抓搔头脸,甚至心烦意乱,春心荡漾。
内功定力稍弱者,听得此曲,不免心旌摇动,为其所牵。轻者受伤,重则丧命。
‘碧海潮声曲’以声寄情,以音动人,也以功伤人。
在芸芸绝学中虽惊艳一时,依旧未脱离音波功的藩篱。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故先人制乐,为人之节。
武陵色有所启发,居然从音波功中升华到超凡层次——乐道。
乐由中出,故静;与天地同和,故百物皆化,百物不失。
这门音波功如今是彻底改头换面,成为了一门附和天地的乐道绝章。
曲中的九个段落扩充到了二十章节,并且各自对应着正经十二脉、奇经八脉,借由吹奏乐器驱使体内真气从而修习内功。
同时,也把林红玉身上学会了将武功节奏融入玉箫剑法当中,潇洒俊雅,既舞且武,皆有韵味。
玉萧前有五孔,合角徵宫商羽五音,对敌时更有剑气穿过五个小孔,能够激起奇妙无比的剑啸,形成一方无形音障,萧声如潮彼起此伏,缠绵不断,令人落入其中,无法自主,任由摆布。
倘若节奏得当,甚至则能将对手纳入自身节奏,吸纳其所学从而生出全新变化。
至此,欧阳克明白武陵色已然武功大成,一跃成为武林中屈指可数的存在,比起昔年华山论剑时的四绝也是毫不逊色。
若其能再进一步,炼心炼性,上达天道,从而感应万物,便能道法自然,驾驭万物,成为我道之人,并称于世。
“好一个武陵色、好一个东邪传人,吾不及矣。”
欧阳克仰面感叹道。
他感叹的不是自己技不如人,而是感叹武陵色果真才是继承黄药师衣钵、根苗红正的传人。
诚然,他上承桃花岛宗流所创的落英飞影剑,和武陵色如今草创的乐道绝章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落英飞影剑掺和了他太多的武学痕迹,而他自身又博取百家,自成一派的,一身武道早就跟桃花一脉分向而流了。
所以,严格来说落英飞影剑算不上桃花岛正宗,这也是黄药师为何大动肝火,要耗费时间去创一门对他无用的如意幻魔道的原因。
只因太玄经、御尽万法根源智经高高在上,俯视武林,非天纵之才无福消受。
后世子孙门徒想光耀门楣,此前非得从落英飞影剑入手不可。
纵使是昔年曲潮生孤身引舟海外,静观清浊变化、阴阳海流后,感悟种种法门归纳出六大奇劲的碧海惊涛掌也不能。
只因这门武功极为凶险,在不能练到阴阳融合的碧海惊涛掌之前,只能调动全身的阳气去运劲,日久天长,不仅影响性情暴躁,甚至还生不出儿子。
并且,这门武功比他的落英飞影剑,更加偏离桃花岛的路数,同样也算不得桃花岛正宗。
但如今不一样了,这门乐道绝章虽经过武陵色了大刀阔斧,但内核不变,依然是师法碧海浪潮,以乐为用,以曲为体,以七情入道。
同时又深耕细作,以体内真气应和万物之声,万物以我为节,以我之心为心,天地可为我用,从而驾驭诸般伟力。
从完善程度来看,或许比不上碧海惊涛掌的千锤百炼,完美无缺。
但从前途去看,这门已有了自己的武道核心,单此一举,就胜过曲潮生的碧海惊涛掌不止一筹。
但可以想象的是,两门武功一旦完善炼心炼神、修玄参道之法,必然会一跃而上,成为不逊于大黄庭、太玄经、御尽万法根源智经的盖世宝典,同样可以堪称‘经典’的存在。
只是不知道是步步扎实的曲潮生先行一步,还是灵气逼人的武陵色后发先至。
思及此处,欧阳克脸色愈发古怪。
如果真如他所想,这门武功无疑是对武陵色益处最大的,因为这是他的成道依仗。
对黄药师也有莫大用处,因为里边蕴含的‘和之道’,比他的‘御之道’更合乎王道,贴近自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