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过后,接下来的几天洪七公都和欧阳克呕气。
两人虽同住一府中,却俨然一副王不见王的架势。
奇怪的是,欧阳克的心情却仿佛不受丝毫影响,每日睡到日上三竿,闲来无事时就到处转转,兴致来了又会给小辈们指点一二。
而到了晚上,他的心情就更加欢愉,只因他又要延续上一世的‘精彩’夜生活。
按理来说,大宋的夜生活是比不上后世的五花百门、精彩绝伦。
但对于找到乐子的欧阳克来说,此间欢喜,不足以为外人道。
这天夜里,欧阳克匆忙洗浴后,便跟武陵色打过招呼,当即便平地升起,迫不及待就乘风而去。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乘虚御风于凡人眼中,无异于仙家法术。
可作为自逍遥子之后,成就逍遥御风的第一人,此等造诣亦不过雕虫小技。
只见欧阳克衣袍滚滚、随风而动,天地元气自其涌泉而入,而出乎天灵,天地与其共生,仿若化作了大自然的一缕清风。
须臾间,掠过了青天白云,飞进了黛墙青瓦。
待再出现时,他的身形晃晃悠悠,如羽毛般地飘落到了一座巨大的宫室中。
放眼放去,宫室之中摆放着一排排高大而笔直的巨大书架,秩序井然。
书架上边正摆放着浩如烟云的书籍,浓郁而清雅的墨香从中飘溢而出,让人宛如置身于一片书山墨海之中。
对世间的读书人而言,这里简直是一片天堂。
欧阳克亦不例外。
他一副熟行熟路的样子,径直地走到了一座乌木梯凳上边斜身倚靠。
待寻了个舒服位置后,又从身侧琳琅满目的书丛中摸出了一本,掀开一看,很快就沉浸其中。
时间慢慢的流逝,不知过了多少,天边的月似乎隐了又现、现了又隐。
就在此时,一阵杂乱细碎的声音出现,如投进水面的石子般泛起了圈圈涟漪,彻底打破了深夜的宁静。
欧阳克听着越来越近的足音,顿时一脸不虞。
不由得皱了皱眉头,道:“有贼进来了,你也不去看看么?”
欧阳克的话声落下,许久过后也未有回应,仿佛只是他一人在自言自语。
但只有感应到气息飘远而去的欧阳克明白,刚才的话绝非虚言。
这孤寂凄清的偌大宫室中,确是另有一人!
昔日,他寻访洪七公踪迹而入禁宫,偶然发现了这一文华圣地,心底大为触动。
大宋一朝文华鼎盛,北宋之时就曾设立过三大藏书所。
可靖康之变,百年辛劳,尽数付诸东流。
不曾想,这南宋偏安才几十年,竟又兴建起了藏书馆阁,其中经子史集自是不在话下,但秘藏的武学秘籍也是不在少数,着实令他惊喜不已。。
本来还因和洪七公闹不愉快的他,一切念头情绪尽数灌入了这浩如烟云的典籍当中。
然而,天底下的乐事,并非都一帆风顺的。
从前欧阳克只记得,少林藏经阁里头可能藏着一位武功深不可测的扫地僧。
却忘了皇宫里头,通常都会有个武功不容小觑的老太监。
或许这个老太监姿势并不嚣张跋扈,也不是姓曹的,所以才让他丢以轻心,以至于刚来的第一天,就被人堵上门来。
欧阳克当场一惊。
在此之前,他以为世上已无人能够靠近他十丈之内,而不被他发觉的。
由此可知,老太监武艺之卓绝,足以横压当代。
功力之精纯,怕是王重阳复生也有所不如。
狭路相逢,本以为会大打出手。
但老太监只是静静地瞄了他一眼后,便一声不吭守在门前,一双浑浊的眼睛紧紧地盯着他。
欧阳克初时也是一惊,但过后他后续并无动作,也就大胆起来,继续享受其中。
那一夜虽相安无事,但不等于欧阳克放下了戒备。
他一回去后,便向武陵色探听老太监的底细。
刚开始武陵色也是一脸茫然,但他位高权重,耳目颇多,稍一打探消息,便叫二人大吃一惊。
原是老太监真名已然无法探究,只知他终日藏身禁宫一片偏隅之地,一直无人问津。
有时,也会有一些小太监会唤他作‘老祖宗’。
而真正令他们震惊的是,他们从一些资历较老的太监口中得知,老太监资历深深,最远可以追溯到靖康之难,跟随高宗一起避难的时候。
闻得此言的两人立时一震,顿即暂停了所有查探的工作。
靖康之难距今九十余年,能在战乱中跟随而来,当时起码也有十多岁了。
推算一下,一个年逾百岁、拥有着深不可测武功的老妖怪,还在宫中被人尊称为‘老祖宗’,想想也知道是个狠角色、大麻烦。
纵使大权在握的武陵色,此刻也是忌讳不已。
欧阳克不愿自找麻烦,也在府中静坐了三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