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败军之将

作品:明末之西风渐起|作者:李邹虞|分类:历史|更新:2023-09-15 10:04:12|字数:6924字

河南府洛阳城福王府中,岐国公张鼎正在为此次汝州大战的胜利举行宴会。

本来大家在领了奖赏之后十分放松的大吃大喝,直到两个人的出现,将诸将的兴致搅的一干二净。

此事儿要从汝州胜利之后说起,自从阿济格拿不下汝州城继而东撤之后,其麾下吴三桂的关宁军,趁着左军不注意,直接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先行击溃了开封府新郑县的左光先部,之后带着麾下直接渡过黄河,往返京师而去。

阿济格的行为自然会使多尔衮十分气愤,毕竟张鼎带着凤翔军立足中原,湖广刘芳亮的忠武军与李过的忠贞军还都没有被剿灭,他竟然就这么回去了?对地方的局势完全不管不顾,甚至连接手的人还未到就如此行事。

面对着多尔衮的质疑,阿济格倒是十分为所畏惧的摆出了自己击溃李自成老本营,击败刘芳亮的忠武军,还有击败了占据开封的左光先部,招降左梦庚三十多万大军。

这几样大功令阿济格认为多尔衮不敢对他怎么样,可惜阿济格却是低估了多尔衮对不满。

直接对他惩罚,先是削爵罚银,再剥离兵权,将他软禁起来。至于那些功劳自然全部都被以功抵过,这种行为使得阿济格十分不满,他立刻就想起了张鼎曾让吴心远带给他的话,心中的嫉恨情绪越发的膨胀了起来。

而张鼎自然不知道这些事儿,他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开一坛好酒来庆祝建奴内部的间隙。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这些间隙、矛盾的扩大其实是必然的,只不过历史总是充满偶然性。

若不是南方政权抵抗时间太短,若不是多尔衮暴毙死的太早,建奴内部的矛盾一定会在某一天突然爆发出来。

别看八旗入关时比较团结,他们内部的争斗不少的,只是因为建奴拥有共同的敌人才只能搁置争端,待天下抵抗者逐渐败亡之后。没了外部敌人,建奴的内斗会迅速扩大化,尤其是福临的问题,多尔衮要是能多活十几年,他肯定会夺取顺治的皇位,这样一来八旗内部几个派系之间一定会产生最激烈的争斗。

所以张鼎才会十分期待建奴内部产生矛盾,别看凤翔军打了几场胜仗,这全都是因为鞑子的统治核心地带不在这里,只要遇到稍微的抵抗就得返回北直隶修整。

这种情况就跟前几年的顺军一般,进展太快,扩张的地盘太多,稍有挫折就会被打击到,要不是后金积累的时间足足六十来年,比顺军要多的多。他们入关之后不可能进展的如此迅速,只会像当年金国南侵之时那样得立一个伪齐政权来管理关内。

不像凤翔军这样,打到哪里,便可以尽快的稳固下来,因为张鼎在汉地有统治的基础。

可惜他此时倒是没有为凤翔军在中原站稳脚跟而高兴,反而是愤怒的看着眼前凄惨的两父子,跪在大堂之上磕头谢罪。

旁边的左正茂一进来就将此前的事儿都一一说了出来,让张鼎找到了一切,尤其是在凤翔军大胜之际,左光先却大败而归,将近两万人马,被他败了一半。

要不是左正茂在危急关头,保持住冷静,一番拼死击杀之后,带着自己的亲爹与八千多士卒,从西门突围而出,留下了几千兵马,逃了出来。等待着阿济格全军抵达新郑之后,他们一定会全军覆没。

再说了,左光先这种行为完全是将整个凤翔军的侧翼交给了敌军,要不是阿济格久战疲惫、归心甚足,他从开封府攻向河南,必然会再生一番事端。

“呼-,左光先,我不是命尔靠近黄河,从郑州一带走荥阳回到河南府防守吗?你为何要直愣愣的南下新郑?”左正茂与左光先挑了个好日子,返回洛阳城。

当他们跪到大殿之上时,完全破坏了诸将的好心情。

“国、国公,末将实在是羞愧啊,我本以为大势已定,却没想到会如此进展,也没想到鞑子会从那里攻来!”

左光先还想着狡辩,其实只要是个正常人都能看出来,阿济格被堵在汝州不得进,只有两条路北上,一条就是先向东入开封,再向北从陶家店一带渡河,另一条就是一路向东,从归德府、徐州一带北上。

不管是哪条路,都是要经过新郑那一带的,而左光先就刚好前往新郑,导致他的行踪被建奴探子得知,给了阿济格一个立功的机会。

至于左光先其实一开始他倒也是想过这些弊端,只不过新郑的士绅奉上的土地、财宝将他蒙蔽了双眼,使他不得不前往此地收取财物,这才被阿济格抓住机会。

“唉,本公实在是不想说什么了,你这不是打我的脸吗?刚将你扶上河南总督的位置,你就闹了这一出大败,这不是让人耻笑我不会用人吗?”张鼎皱着眉头,表现得十分不满,可是与外在不同,他的心中却不是那么的生气,相反倒是一片清明。

毕竟按照岐国公的想法,不管左光先再怎么听话,他都始终是掌握兵权、独立带兵的一半军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之西风渐起》,方便以后阅读明末之西风渐起第六十章 败军之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之西风渐起第六十章 败军之将并对明末之西风渐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