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困兽犹斗

作品:明末之西风渐起|作者:李邹虞|分类:历史|更新:2023-09-15 10:06:06|字数:8372字

荣山镇是一座典型的川蜀山中小镇,属于那种平日里无人问津,只承载着周围群山山村之中百姓的买卖集会功能,或者朝廷宣布什么政策的张榜之地。

尤其是在乱世之中,像这种贫困的小镇更是没人前来,就连大西军打下广元县之后都没有对此地形成有效的统治,派出官员管理。

故而,长时间的封闭就使得此地形成了自己的规矩,成为了一方小天地,不被人不被事儿所打扰,包括了周围数十里之地的山民都过着自己的生活,虽然清苦了一些,相比于战乱频发之地不如猪狗牲畜的百姓,他们还是很幸运的。

本来今日又只是一天平淡的生活,镇上的百姓都已经结束了一天的操劳,准备回家吃饭休息,与妻子恩爱,与孩子玩耍。

镇内也有不少山民正朝着外面赶,他们还得趁着天色尚亮赶路回到家中,不然就只能在镇内街边将就一晚了,因为晚上山路可不好走,尤其是山中有不少攻击人的野兽,比如熊、狼、老虎,这就使得他们暂且停留在荣山镇。

当然了,还有一部分人乃是镇中有钱人家,他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有不少员外正准备着去城内花柳巷享受享受。

别看这只是个镇子,怎会有这么多享乐的地方,要知道,随着战乱,很多百姓、富户都逃到了此处,导致此地竟然在乱世出奇的繁华。

可是这一切都被镇外传来的阵阵马蹄之声打破了,山谷、镇子之中的宁静突然便被外来骑兵搅乱。

原来马蹄声正是大西军骑兵追击岐国公一行人发出的,他们一前一后猛地奔入荣山镇地界,

瞅见了前方密集的建筑之后,亲卫高兴的大喊:“国公,此镇竟设有城墙!我等可进去周旋一番,将西贼追兵绕晕在里面。”

其实镇在古代是有不同的含义,在明代镇的主要意思是属于军镇、属于军事机构,有大量的驻军存在,所谓的三边四镇也就是固原、甘州、宁夏、榆林四军镇,乃作为卫所或者边地的军事首府。

至于内地镇的概念就与今天差不多了,乃县之下乡之上不成明文规定的行政单位,毕竟皇权不下乡,到了明朝镇就是县之下朝廷所能控制的极致了。

同时镇也是某些地区,县城治所之外发展的颇为富庶之地,商业规模庞大的市镇有课税司局镇守。

而大多数镇则是由这一地区县衙派出的巡检司掌管,这荣山镇便是如此,镇内只设有从九品的巡检与副巡检两名官员还有巡役若干。

他们平日里除了负责镇子的秩序规矩还有安全问题。

只是这荣山镇距离广元县城说远也不太远,根本不用担心匪徒的侵扰,所以镇本身是不设城墙的,只不过随着天下大乱,荣山镇这两名从前明时就任职的巡检官就组织镇民搭建了木质的城墙来防备野兽与可能出现的乱军、强盗。

故而,当岐国公看见了此镇的木樯之后便想着带人驶入荣山镇,凭借着密集的房屋与追兵周全,可谓是慌不择路了。

他们逃命逃的头都乱了,完全没有想过若是此镇是大西军控制的怎么办?或者连张鼎自己都不知道镇中的地形,反而被追兵堵到此处该怎么办?

幸好,这荣山镇两名巡检还颇为尽忠职守,当他们收到了手下传来的消息之后不敢耽搁,吓得立马便命人紧闭镇门,将一干人等挡在城外。

“混账,这些该死的家伙!”张鼎一行人马上便要进城,却被阻拦,岐国公身旁的亲卫看着木樯之上探头偷偷摸摸观看的几十个巡役,气的是破口大骂。

时间紧急,张鼎倒是没有发怒,而是带着八个护卫继续逃命,顺着镇子在城外的大路朝着深山里赶。

可惜的是,张鼎等人就耽搁了这一下,便被大西军抓住机会,紧紧的追了上来,本来凭着地形拉了一段距离,此时又被赶上。

“杀!除了张贼,全部给我斩杀!”

一阵喊杀声之后,只见大西军骑兵猛地杀入了亲卫司骑兵的阵型中,与张鼎等人战到了一起。

‘嚓’随着呼啸声,背对着大西军的三名护卫很快就被大枪戳下马,没了气息。

与此同时,张鼎也没有放弃抵抗,他奋力搏斗也用随身的斩马刀击杀了几名大西军骑兵,而这点损伤对于追兵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反而使得大西军将士更加疯狂的粘了过来,他们看着张鼎就好像看到了自己未来的荣华富贵,故而十分勇猛。

“国公,您先走!”眼见局势危险,其余几名护卫在其把总的率领下不再奔逃,他们毅然决然地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与敌军的缠斗上,在这处不宽也不窄的主路上,两军将士就这样厮杀了起来。

将士们的英勇抵抗使得岐国公张鼎终于得以逃出生天,他此时此刻已经完全感受不到周围发生的事儿了,整个人全然陷入迷糊的状态,就连身边亲卫少了他都没有发现。

为了逃命,张鼎的精神高度紧张,眼睛瞪大死死地盯着前路,随时准备避开树杈与大坑,如今岐国公脑中就只剩下了一个想法,那便是活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之西风渐起》,方便以后阅读明末之西风渐起第十八章 困兽犹斗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之西风渐起第十八章 困兽犹斗并对明末之西风渐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