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校正府开张,赐号长生元妙

作品:三界共主成长计划|作者:云绕半山腰|分类:仙侠|更新:2023-07-21 07:37:08|字数:6200字

第152章 校正府开张,赐号长生元妙

深夜,北平府府衙之中。

府衙大堂之上,依旧灯火辉煌。

不少官吏聚集于此,“噼里啪啦”的算盘拨动之声响彻府衙之中。

手捧着账册的陈择善,对着一直等候在这里的燕王李玉鉴躬身一礼,道:

“殿下,下官已经核算数遍了。”

“如今辽西、北平将士,共计七万六千众。除去锦州前线的四万三千将士,古北口、喜峰口驻扎的六千兵马,营州驻扎的两千兵马外,殿下还可抽调一万五千将士。”

“若不影响今年的农务,北平、辽西两地,最多可征调八万卫所兵、民夫。”

“如今府库之中,还有米粮三十七万石可以调动。”

“但按照前线将士每日食粮八斗,卫所兵、民夫耗费六斗粮来算,府库之中的三十七万石,也仅够前线三月所需!”

陈择善或许在政务处理之上,不算高明。但一旦涉及统筹规划之事,便能够处理得井井有条。

也正是因为如此,一直没有后台,喜欢明哲保身的陈择善,才能够凭借能力,一直稳坐北平同知之位!

李玉鉴听到陈择善的回禀,沉吟道:

“三个月啊……”

陈择善微微迟疑了一阵,方才继续道:

“殿下,辽东城乃是当年我大梁重建,城高池深,不输锦州。高句丽兵马众多,三个月,恐怕难以攻陷辽东城啊!”

辽东城作为辽东要地,与锦州隔辽水相望,若要收复辽东之地,这辽东城便必须拿到手,否则攻陷其余再多城池,也难以守卫!

可辽东城墙坚固,又有足够的兵马守卫,哪里是那么容易攻陷的啊!

李玉鉴闻言,只是沉声道:

“能调用的就这么多粮草,还需要留着些,用来支撑到秋收之时,以防不时之需!”

此前辽西遭难,百姓粮草被夺,还多亏了官府赈济,府库粮草险些为之一空。

若非是齐国公府不断帮忙采购粮草,连现在的这几十万石粮草都没有!

原本雍博荣和李玉鉴,是要等到秋收之后粮草入库,再行用兵的。

只可惜因为楚王的捣乱,让二人根本无法等到那个时候。

李玉鉴顿了顿,又道:

“其实如今用兵,倒也合适。”

“三个月之后,便是秋收时节。哪怕到时候后方粮草难以及时运到,大军也可就食于敌,削弱高句丽战争潜力!”

“若真等到粮草齐备,高句丽那边想必也已秋收入库,有了最够的粮食坚守城池,与我大军抗衡了。”

北平府粮草不够,那辽东城的粮草也必然不多了。

大梁兵马攻伐之下,辽东城外的粮草必然尽毁。就算无法攻下辽东城,也是消耗高句丽国力的一种手段。

李玉鉴是个务实之人,很清楚就以如今辽西、北平的实力,是不太可能一口气夺回辽东之地,攻入柳京,报锦州被屠之仇的。

但用攻打高句丽之举,让神京之中的楚王无法弹劾对付自己。同时以实战操练麾下将士,并消耗了高句丽的国力。

如此也算是一举三得,纵然耗费粮草金银,也不算亏本生意!

----------------------

今日北平城府衙灯火辉煌,许多官吏一直未曾离去。

这般异动,显然不太正常,自然引得了不少眼线的窥探。

府衙之外,看似平常的街巷之中,不知道多少身形闪过,想要通过各种法子探听情报。

而此时,北平府衙外的一处隐蔽民居之中。

数名身影闪入其中,对着屋内坐着的贝永康齐齐拱手,道:

“主事,大致都摸清楚了。”

“府衙之外,共有眼线十七人。府衙之内,也有五人用各种身份混了进去,打探消息。”

“另外还有两处人马,尚且不太清楚。”

贝永康闻言,低声道:

“今日是咱们校正府开张,我是万万不能让少爷丢人!”

说到这里,贝永康猛地抬头,眼中冷意闪过,杀意凌然地道:

“宁杀错,也莫放过。那两处人马,一并拿下!”

校正府,是雍博荣刚刚设立的一处机构。

明面之上,这校正府是为了编纂刊印书籍,校正错漏。

但实际上,却是一处整合了雍家、李家,还有昔日东宫旧部所有人马的情报机构。

需要校正修改的,不是错字错漏,而是那些对燕王李玉鉴心怀恶意之人!

听到贝永康所言,众人当即齐齐抱拳应是。

片刻之后,府衙之外的阴暗之处,无数干练身影突然涌出,悄无声息之间,便见府衙内外的诸多眼线暗探尽数扫空!

-----------------------

辽西,锦州城。

只见城外之外,有烟尘滚滚而来。

百余骑兵,为大军前锋,纵马疾驰而来。

在他们身后,是数千梁军精锐骑兵,正裹挟着不少高句丽百姓、车马,朝锦州城而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界共主成长计划》,方便以后阅读三界共主成长计划第一百五十章 校正府开张,赐号长生元妙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界共主成长计划第一百五十章 校正府开张,赐号长生元妙并对三界共主成长计划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