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不够狠,你不配!”
“老生常谈,我是不会杀她的。”
“那你就等着光明之子来收你的人头吧,哈哈哈!”
“我若杀了他,第一个回来杀你。”
“呵…做梦......”
摩烈不再搭理他,自顾开始默声祷告。
......
风波亭外。
大火燎原。
黑土成为了最好的燃料,噼里啪啦的声音如同干柴,火势迅速蔓延百里,目之所及皆是一片火海。
毁灭与重生互相孕育,被燃烧过后的土地褪去邪气,似乎重新散发出一丝生机。
李余年好奇地问道:“这些邪魔到底是什么东西?”
“恐惧,贪婪,欲念......无法拯救的灵魂。”大风回道。
“他们是由人演化来的?”
“不一定,有的本身就是邪魔。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被唤醒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了。”大风所知有限。
战场打扫完毕。
受伤重的人陆续向北回撤,齐先生还守在裂缝处,为大家把着后门。人员精减了不少,人数已不足百。
队伍重新上路,疾行几百里后在陇山的山脚处停了下来。
依照天幕的亮度,外面天黑了。
只需翻过陇山,便是关中盆地,长安城一日可达。
“决策桌”正在商议刺探军情的人选。
没人比李余年熟悉长安城,这个名额动不了。
第二个接应的人选争得厉害,倩儿与阿璃都想去,最终选定了老魏。因为潜行是他吃饭的本事,就算有意外,他也能第一时间自保回营。
然而,山那边的情况远比想象的恶劣得多。
在山背面的陇州地界,出现了大量衣衫褴褛的“百姓”。他们三五成群,拖着残破的肢体在夜幕中漫无目的地游离,活像是游荡在人间的恶鬼。
他们对声音尤其敏感,些许异常便能聚集许多“百姓”前来刺探。
一番查勘。
城外城内十室九空,连一头牲畜都没有找到。
邻镇,凤翔府的情况大致相同,但城墙上有火光,明显有魔兵驻扎。
“人数”不多,应该是起一个警示的作用,毕竟它紧挨着京兆府。
入了京兆府地界,就算入了京师范围,地势稍高一些的地方已经可以远眺长安城了。
脚下的官道可直通城西金光门,原官道两旁本是渭水与涝水交汇之地,水草丰盛,风景尤其秀丽,分布着许多达官显贵的庄园。
如今被厚厚的黑土覆盖,只能依稀看到一些小土包,仿佛一座座孤零零的坟头。
二人看似在走,实则速度快过骑马,一路悄无声息,远处巍峨的城墙呼之欲出。
在久违的城市灯火的衬托下,熟悉的形状雄伟依旧。
城墙上灯火点点,守卫森严,还保持着人类卫兵的守卫习惯。
临近城西金光门,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原夏州城斥候左小乙。看穿着甲胄的形制,现在应该是西门的守将了。
左小乙的出现,说明两个世界的大分歧点至少在夏州之战。
“怎么一路上没有邪魔?”老魏纳闷道。
“因为我不允许邪魔出现在长安城。”
“啊?你不允许有啥用?”
“当然有用。”
说罢,李余年径直走向城门。
“哎?你就这么走进去?”
“跟上便是。”
二人来到城门下,呼喝声从城门楼上传来:“何人夜探城门?”
“左小乙,开门。”灯光照到李余年的脸庞,神情冰冷异常。
“是...是李大人?快开门,开门!”
脚步声传来,城门缓缓打开,李余年领着老魏自信地踏入门洞。
左小乙迎了上来:“李大人怎么还走路回来?这是......”
“嗯?”
“呸!小的多嘴了,李大人请!”左小乙赶忙让开道路。如今的李大人可不比当年好说话了,能活几日算几日吧,计较那些作甚?
夜风清冷。
街上的行人不多,但胜在井然有序,显然取消了宵禁的制度,似乎在努力维持人类世界该有的模样。
“呵,最后的倔强?”
“什么?”
李余年叹道:“没什么。”
“你不说我也知道了,在此界,你小子肯定叛变了。”
“呵,若只是叛变就好了。”
说话间,李余年转入西市。
沿着永定渠一路南行,茶市与马市的招牌还在,场子却冷冷清清。阁楼年久失修,繁华已然不再。
胡姬酒肆依旧开着,里头的灯光昏暗,零零散散坐着几个酒鬼。此时已经喝得东倒西歪,地上吐得到处都是也没人收拾。
不出所料,胡姬酒肆没了胡姬,只有捧着酒壶在柜台后呼呼大睡的卖酒老头。
“来这儿干啥?”
“当然是打探消息。”
李余年用手指轻轻扣响柜台,声音不大,老头却受惊不浅。
酒壶滑落,碎了一地。
“李余...李大人!”
李余年抬手虚按,止住他的话头,取出一枚金币放在柜台上,顺手推了过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