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拍过微纪录片

作品:过气偶像之咸鱼翻身|作者:想蜗的牛|分类:都市|更新:2023-08-07 00:46:01|字数:4452字

记者,“楚先生,你写这个剧本的初衷是什么?”

楚阳,“呃,那是很久很久以前,我从祖父那里听到的一个故事……”

记者,“导演,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赵正宝,“讲述的是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一个小人物的生活变迁……”

记者听了赵正宝讲的故事大纲,顿时有了不小的兴趣,作为一个资深电影媒体人,他当然了解欧洲电影节的偏好,而这种故事片恰恰是几乎所有评委最喜欢的类型,说不定这部影片有希望拿到大奖,如果那样的话,今天的采访很可能为自己带来一份丰厚的履历。

想到这些,他当即打起精神,认真了许多,“赵导演,你对这部电影的风格怎么看?”

赵正宝,“这部电影采用的是平实叙事的风格,并没有太多华丽的技巧,这是为了展现……”

记者,“梁先生,你演这部戏的时候,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梁正,“特别的感受?就是感觉特别难受,……”

记者,“朱女士,作为女主角,你对剧中的女性有什么特别的体会吗?”

朱惠如,“这个角色表面上看非常简单,但是在她柔弱的外表下面,有着坚强的内心和珍贵的品质,……”

……

半个多小时后,《活着》主创的采访结束,立刻换《调音师》上场。

这次楚阳是导演兼编剧兼主演的身份,理所当然坐在第一位。后面依次坐着陈声、朱惠如、倪萃虹、苏伦。

呃,苏伦就是演坐在沙发上不动的那位,虽然没有台词,但是也很重要。

相比之下,其他人只能算临演,还算不上主创。

其实是沙发坐不下,只能等下次有机会再说。

记者拿着刚才的问题大纲开始重念,“楚先生,你是怎么会想到写这样一个剧本呢?”

楚阳,“这是我突发奇想的一个故事。因为我学过钢琴,也看到过调音师工作,有一次见到一位盲人调音师,就忽然想到了这个故事,我想如果一个假扮成盲人的调音师进到很私密的空间,却被人以为他什么都看不见,那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记者,“我听说,这部影片是你临时在这里拍摄的?这里面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

楚阳,“没有,只是因为距离电影节开幕还有几天的时间,我在这里又没有很重要的事要处理,所以就想利用这点空闲时间做点事情,那么拍一部短片,抢在报名截止前投递,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记者,“哦,听起来似乎很酷。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楚阳,“这个故事说的是……”

被挪到门口的几组沙发上,赵正宝、王雷他们所有人在这里坐成一排。

梁正小声嘀咕,“两个片子类型都不一样,问的问题却一样,好像不是很重视啊。”

赵正宝身体往他这边稍稍偏了一点,轻声说道,“很正常,除非是拿过金棕榈、金熊或金狮,否则别指望《视听》会跟小报一样深度挖掘主创背后的故事,就现在能有这个专访,还是托了小羊的福,就知足吧。”

梁正咂咂嘴,“就是感觉有点落差而已,以前没有上过顶级电影杂志的专访,还没有什么感觉,今天试了一回,再想想上次看过的洛奇导演的专访,就不是一个档次。”

赵正宝视线横瞟过去,“伱还想跟洛奇比?那可是两夺金棕榈,三夺评审团大奖的顶级文艺片导演,但凡咱能拿一座金棕榈,《视听》就不是这个态度。”

顿了一下,又幽幽叹了口气,“除了个人成就不足,也跟咱们国家电影事业落后有关,虽然咱们的电影市场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在电影创新贡献、艺术深度等方面,只能勉强算世界二流,比商业、比特效,不如美国,比艺术创新、比意识深刻、比拍摄手法,不如欧洲,就算在亚洲这块地方,近几年也被日韩一点点的拉开差距。如果不是还有市场这一块顶着,连二流都够呛。

你以为我和张云久、王丰林他们一年年的冲击三大电影节的奖项是为什么?

对,冲击成功了,有名有利,这个肯定无需多说。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能够提振咱们的电影事业在国际上的地位。

所谓的国际地位是什么?还不就是一张张票房、一座座奖杯堆起来的。其他的什么东西都是白给,人家只看结果。

结果就是咱们这部片子要是冲奖成功了,就不是咱们求着《视听》来采访,而是咱们可以在《电影手册》、《帝国》、《视听》、《国际银幕》、《电影评论》这几本顶级电影刊物中随意选择。

你不是想要重视、想要他们给你深度挖掘、制定专属问题吗,那时候你想怎么样都行。”

梁正咂咂嘴,目不转睛地盯着楚阳,“要是《活着》失利,宝哥,干脆你也来《霸王别姬》剧组吧,帮小羊把把关。”

赵正宝沉吟两秒,才轻声笑道,“那倒不用,小羊的本事,比你想象的更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过气偶像之咸鱼翻身》,方便以后阅读过气偶像之咸鱼翻身第三百七十六章 拍过微纪录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过气偶像之咸鱼翻身第三百七十六章 拍过微纪录片并对过气偶像之咸鱼翻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