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羽林出 天下惊

作品:红楼御猫|作者:橘猫不是猫|分类:历史|更新:2024-12-06 20:27:25|字数:8214字

领头之人是个年过五十的儒士,他被百姓推举出来,替他们说话。

只见这人举起了万民伞,其上白色的经幡随风而动,似乎向老圣人表达着万民的哀思。

“陛下,山陵崩,万民哀。圣人泽披天下,万民受恩无以为报,今步行百里相送尽哀思,还请陛下允准!”

京城距离皇陵百里,老百姓朴素真诚的认为,步行百里送送他们的老圣人,是他们唯一能抒发他们哀思悲伤的途径。

可惜,百里之遥,又是天寒地冻之时,皇帝是坚决不能允许的。

“朕的子民们……”

皇帝站在了车辕之上,他指着那道纸钱铺成的道路,尽力的高呼着:“朕看到了你们的忠孝之心,那道看不见尽头的白色之路,是父皇所走的最后一条路,他是民心之道,是他这一生最自豪的路……”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咱们就在这十里亭,送父皇最后一程!”

“号角战鼓再响之时,伱们就回家去,孝顺你们的父母,照看好你们的孩子,过好你们的日子。等到来年正旦,你们祭祖的时候,向父皇的神位上一炷香,说一说你们这一年的收获,道一声国泰民安,便是送给父皇最好的礼物!”

“来,随朕一同唱一曲‘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十里亭,纸钱随风飘散。

国朝传唱最广的战歌穿透了乌云,让久违的太阳露出了一角,洒下一束阳光,照在了十里亭这处满是悲伤的地方。

“恭送圣人!”

“恭送大夏昭武皇帝!”

“恭送天可汗陛下!”

……

当梓宫入葬长陵地宫,皇帝终于还是再次病倒了。

好在随行的御医发现的及时,一碗汤药下去总算退了热。

祭殿中的仪程有条不紊的进行,太子刘弘代替了皇帝进行主祭……

随行的内阁辅臣夏令行看着手中的急奏,忍不住看了一眼趴在地上嚎哭的贾赦。

“永丰侯,还请移步,老夫有要事与你商议。”

贾琮抹了一把泪,悄悄随夏令行来到了僻静处。

“你先看看这个……”

老大人将手中的急奏塞给了贾琮,随即便头疼的揉着眉心。

贾琮翻开后只看了一眼就被里面的内容镇住了,深吸一口凉气后就望向了殿内。

虽说羽林郎如今归了太子麾下,可一口气杀了数百士绅门阀的命令,绝对不是太子能有的魄力与决绝。

他也不会认为赦大老爷能做到这种程度,唯一的可能就只有已经入葬地宫的老圣人。

“通政司已经收到了京畿各州府、山东、河南等地的急奏,路程稍远的地方还没有消息,不过老夫估计也差不多。此事,压不住的!”

夏令行愁的胡子都揪断了好几根,一下子死了这么多门阀豪族的家主,还都是曾经对抗新政的领头人,傻子都能看出来其中的玄机隐情。

这还是在没有收到距离较远的南方各省消息,那边对新政的抵触更甚,鬼知道老圣人给羽林郎的名单中到底有多少人。

千儿八百的,肯定是有了。

“不能再这么杀下去了,朝廷也不能只有一种声音,这样有阻塞言路的危险……”

“谈不上。”

对于这一点,贾琮并不赞同夏老大人的看法。

言路,并非是指这些世家门阀。

真正的言路,应该是老百姓的意见。

有报纸在,言路通畅的很。

“羽林郎早在圣人病重时就已经领命出发,就算咱们现在传令让他们回来也来不及了。夏公,你要相信圣人的智慧,他老人家谋事,向来是稳中求胜。他要杀的人,每一个都是有该杀的理由,您老也不必太过担忧,天,塌不下来的。”

以前贾琮不敢说这话,毕竟如今的大夏,士绅门阀掌握了极大的话语权。

可国丧两个月,他看到了煌煌民意。

二圣在民间的威望之高,远超他之前的想象。

山陵崩,万民哀。

百万子民痛哭,十余万百姓欲步行百里送灵。

如此民心,天翻地覆又如何?

便是天塌下来,君民齐心,又有何惧?

贾琮收起了那份急奏,冲夏令行拱手道:“这件事内阁不用管,想来圣人早有定计,这事到头来还得看我爹会怎么做。”

梓宫入葬皇陵,国丧算是告一段落。

戴权目送皇帝仪仗离开,带着几个伺候老圣人的内侍宫娥留在了皇陵。

另一个留在皇陵的人,就是贾赦。

“戴公,今后咱俩就一起搭伙过日子了。”

“你呀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啊!”

戴权知道贾赦留下的原因,除了这厮是真孝顺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要为老圣人尽最后的一份力。

背锅!

等皇帝回京之后,贾赦身上的官爵定然是要被撸掉的。

各地急奏入京,数百世家门阀的主子被人杀了。

羽林郎是摆明了身份强行破的门,而在贾赦的强令下,各地都传出了荣国公贾赦恃宠而骄,公报私仇而杀人的流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红楼御猫》,方便以后阅读红楼御猫第五百七十四章 羽林出 天下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红楼御猫第五百七十四章 羽林出 天下惊并对红楼御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