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军民大联合

作品:红楼御猫|作者:橘猫不是猫|分类:历史|更新:2024-12-06 20:27:28|字数:8344字

不过今年田中的小麦就不妙了,眼看小麦已黄,明明都要收割了,大雨是一刻不停啊。

好不容易有了放晴的迹象,焦急不安的贾琮就已经站在了城头上。

“侯爷,归德军指挥使冯永堂到了。”

咔咔~

“末将归德军指挥使冯永堂,拜见侯爷!”

贾琮大喜,迎上前去扶起了躬身参拜的冯永堂。

“冯将军免礼,可算把将军盼来了!”

黑甲在身,腰佩长刀,加上那张黑脸,不愧曾是老英国公麾下的大将。

冯永堂挺直了腰杆,任由贾琮上下打量。

等到贾琮打量的差不多了,他才抱拳问道:“不知侯爷传末将过来,是有什么事?”

“来、来……”

贾琮拽着懵逼的冯永堂走到了城楼边上,渐小的雨幕外,隐隐绰绰是一望无际的麦田。

“冯将军也看到了,今年的小麦还未收割。本侯问过不少人,都说就算天气放晴几日,后面还会有好几场大雨。这农时,耽误不得啊!”

嗯?

“是这个道理,可末将还是不懂侯爷传我过来的目的。”

贾琮突然指了指放在不远处的镰刀,看向冯永堂的目光如同看到了羔羊:“所以,本侯打算传令诸州府,命各军卫、州府衙门,全部拿起镰刀,尽快收割田间的麦子。包括本侯自己,也有一亩田的任务。”

……

民以食为天,谁敢阻拦贾琮抢收,那就是不共戴天的敌人。

贾琮第一次请出了打王金锏,传令河南诸州府,凡是吃朝廷俸禄的,无论官爵品级,都下地里干活去。

趁着天晴,一人一把镰刀,要抢在老天爷下雨之前,把已经成熟的小麦收割完。

归德军近一万两千人,是最先领到军令,分成八支队伍,浩浩荡荡的赶往府中八县,帮助老百姓抢收粮食。

冯永堂还是第一次接到这种奇怪的命令,亲自带了一千多人,在虞城县帮贾琮收割小麦。

令他没想到的是,贾琮干起农活来,可比他自己强多了。

“侯爷以前干过地里的活?”

贾琮手中的镰刀都没停,一下又一下,将小麦放倒在地,然后捆扎好。

“陛下在宫里种了一亩地,在京里的时候,那亩地基本上都是我跟太子殿下在照看……”

历代帝王,都会有类似“作秀”的项目。

比方说每年的春耕,皇帝老爷都会象征性的推着犁表演上一回。

但当今皇帝比较实在,竟然将御花园的一角改成了农田,硬是夏收秋种,一年两季从不耽搁。

不过皇帝老爷日理万机的,很多时候都顾不上照看田里的事。

按说这种事也可以交给宫人去做,可皇帝老爷脑子一抽,就将这件事扔给了太子爷跟贾琮,美名其曰让他们感受农人的艰辛以及粮食的不易。

吐槽归吐槽,怨念归怨念。

贾琮干农活的水平已经在这几年锻炼出来了,撅着屁股干了大半天就收割了一亩地。

腰酸背痛的贾琮丢下了手中的镰刀,揉着腰举目四望。

天上虽然没有太阳,空气中还夹杂着潮湿之气,但总算是没有下雨。

四处的军民还在忙碌,昨日还是麦浪连片,今日就变成了军民大联合的夏收场景。

“这个得让画师画下来,送去宫里让四哥瞧瞧,让朝中的那些官老爷看看!”

想到就做,贾琮立刻吩咐亲兵去城里寻找画师。

短暂放晴的三天,给了归德府百姓最关键的时间。

在军民大联合之下,归德府的百姓硬是从老天爷的手中抢回了近七成的粮食。

虽说放晴三日后又下起了雨,不过贾琮这会也没有之前的焦虑了。

“侯爷妙计,下官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啊!”

“打住打住,咱们说正事。”

贾琮制止了虞城县县令代庭的马屁,瘫在太师椅上,微眯双眼:“代县令,这雨是一场接一场,黄河水位又一次超过了警戒线,河堤上一刻都不能少人。”

“侯爷放心,下官已经安排好了。一日三班,每班五百人,会死死盯着县域内每一寸河堤。”

代庭也看出来了,这永丰侯是个不喜欢溜须拍马的人,只注重办实事。

这几日跟着永丰侯下田抢收小麦,代庭腰杆子都快断了,愣是没敢叫一声苦。

好在这番苦吃的值,昨夜侯爷竟然传他去园子里,一同商议要事。

这就代表了永丰侯认可了他代庭,有要重要他代庭的意思。

“不过,侯爷真不打算接见园子外候着的人吗?”

“不见,本侯都快累死了,哪有闲情跟他们扯淡。”

贾琮都懒得睁眼睛,在他拎着镰刀抢收的时候,从开封府甚至是京城都有官员或是官员的亲信赶到虞城县,说是要见他……

呵~

根本不用见,贾琮都能猜到这些人跑来是为了什么。

袁文龙到现在还在柴房关着,亲兵曾在夜间,宰了好几波杀人灭口的黑衣人。

“行了,你也回去歇一歇吧。这几日跟着本侯下田,就属你干的最好最积极。本侯也调查清楚了,你是个好官,等回了京,本侯定然会在太子殿下面前给伱请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红楼御猫》,方便以后阅读红楼御猫第六百零三章 军民大联合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红楼御猫第六百零三章 军民大联合并对红楼御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