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清余孽们的兴奋

作品: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作者:Mr木木木啊|分类:历史|更新:2023-06-17 16:25:11|字数:4284字

“哈哈哈哈哈!好啊!好啊!姓朱的出昏招了!!”

北都城内。

一家酒楼上。

几名隐姓埋名的前清黄带子脸色大喜。

其中一人喝着闷酒,没有说话。

他就是当初带着关外八旗和明军大战的盛京将军琳宁。

在战败之后他就被剥去了顶戴,要被问罪。

结果因为大清朝廷最后自顾不暇,他这个阶下囚最后也没有被处理。

结果攻入北都的明军军官们有不少糊涂蛋。

他们把清朝监狱里面的罪犯都放出来了。

琳宁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稀里糊涂的获得了自由。

不过等他出来之后。

大清朝已经没了。

乾隆皇帝被公审,两个儿子也分别投降,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被改编成了大明征西军,拉出去和俄罗斯人打仗去了。

正在大声叫好的是琳宁的老部下松珊额。

这些在战场上被打散了的关外八旗,现在倒是很有些聚在了北都。

隐姓埋名,过上了太平日子。

不过也总有一些不太甘心的人。

比如说松珊额。

他倒是拉了好几名和他差不多的旗人。

比如说在他身边伺候的韦森特。

还有一个据说是在南洋的时候就反明的大清忠臣刘光亮。

真是没想到。

大清朝都这个田地了,居然还有奴才呢。

琳宁其实是不太想要掺和这些事的。

但是没办法,他从监狱出来之后就衣食无着,全靠松珊额和他的小团体供着。

琳宁毕竟是老姓爱新觉罗的,是努尔哈赤的子孙,不过不是皇太极那一支。

所以关系还是挺远的。

现在改姓了白,就叫白宁。

而松珊额也不敢叫松珊额,而是改名叫做了沈松。

在北都城内。

八旗的漏网之鱼还是挺多的。

毕竟这大明朝是个封建王朝,又不是后世的德三,哪里有那么大的组织能力和基层控制力。

再加上朱皇帝也并未对八旗斩尽杀绝,因此这些漏网之鱼们在一段时间之后,就改名换姓,出来活动了。

不过像是沈松这样一心要“反明复清”的不多。

所以他这个小团队的人数也不多。

像是刘光亮和韦森特这样的铁杆,就算是核心骨干了。

“爷,您看,您看看,姓朱的这下要得罪天下士绅了,这全天下的士绅这下该知道我大清的好了吧。”

沈松笑道。

他手指着刚刚出版的【日月报】上,朱皇帝要进行全国田产实名制等级,整顿东南田赋,以及要实行分税制改革的事情。

韦森特附和道:“朱皇帝真是得意忘形,居然连出了三条昏招,天不绝我大清啊!我大清外有勒保爷雄兵数十万,内有各地仁人志士鼎立支持,又有朱家皇帝连出昏招,就等天下一乱,勒保爷就能从印度领兵杀回来了!”

从印度杀回来?

你知道印度多远吗?

唐玄奘西天取经都花了十几年呢。

还打回来

白宁心里这么想,嘴上却说道:“还是要谨慎一些才好,朱道桦能闯荡出现在这一番市面,不好对付的.”

“爷,我淡然知道他不好对付。”沈松摇头说道。“但是他再厉害,能和全天下士大夫作对,能和全天下士子为敌?天下士子若是背明向清,那我大清岂不是还能回来?”

“现在不是没有大清么。”白宁摇头说道。

他自从东北一败,又差点被乾隆砍了脑袋。

现在多少有些心灰意冷。

不太想要继续打打杀杀了。

听说他的几个儿子都在征西都司里面做事,因此也不太想要掺和沈松的事情,免得牵连了儿子。

可是沈松却铁了心要拉他入伙,看着架势,就是看重他的身份了

听到白宁的话。

在场的几人都有些丧气。

刘光亮沮丧到:“说的也是,这大清朝都没了,天下士子当然也就敢怒不敢言啊,而且朱皇帝早不出招,晚不出招,在大清没了之后出招,就是看准了天下士子敢造反的不多。”

“是吧,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白宁说道。

“而且现在朱皇帝的新政固然让天下士大夫不爽,但是当年雍正爷不也搞过官绅一体纳粮,刚开始也是捅马蜂窝了,后来怎么样?”

“后来被和稀泥了!”韦森特摇着头说道,“这天下士绅那里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无论是官绅一体纳粮还是朱皇帝的新政,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想要让这天下士绅多少交纳点税,但是这事情谈何容易,我看啊,朱皇帝的新政,多半要和雍正爷的官绅一体纳粮一样,最后稀里糊涂的就蒙混过去了。”

“这自古以来,不都是上面说,下面做,上下互相蒙混,稀里糊涂的就这么过去了么?”

“不能稀里糊涂!怎么能稀里糊涂!”沈松拍了拍桌子,“我要去看看,朱皇帝这新政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天底下的士大夫,究竟敢不敢站出来反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方便以后阅读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清余孽们的兴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清余孽们的兴奋并对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