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君子要办报

作品: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作者:Mr木木木啊|分类:历史|更新:2023-07-21 15:42:49|字数:4136字

沈松、白宁他们打算去印度投奔勒保去了。

而吴信中和杜如崇现在在酒楼里面喝闷酒呢。

说实话,他们现在心里面已经开始有些后悔了。

你说好好的,干嘛要去牵这个头啊,本来以为他们以为朱皇帝好名声,可能会和古代那些圣贤明君一样,给他们来个既往不咎,招为己用之类的。

但谁能想到,朱皇帝已经放出话来,绝不招他们六君子为官了。

现在好了。

其他闹事的,高低只要服个软,还是能去考科举的。

只有他们几个做官的前途是没有了。

但是不能做官,能做什么呢?

杜如崇叹了一口气:“早知道这样,老老实实去新学的教材,去考个秀才当个官就好了。”

吴信中看了杜如崇一眼,也是一叹。

谁说不是呢.

“吴兄,如今你我都被皇帝惦记上了,这官是没得做了我看大明朝廷也不似前朝,还是很按规矩做事的,虽然没得官做了,但是回乡躬耕还是能得安稳。”杜如崇叹了一口气,“不如就此别国,我回四川老家,你回江西。”

吴信中也有些不甘心啊。

他们闯荡出这么大的名声是为了什么啊。

还不是为了做官么。

现在名声是有了。

官没了.

吴信中看向繁华的广州大街。

这个时代和之前已经大有不同了。

在大明朝。

言路空前的宽。

而且还有个【礼】摆在上头。

似乎只要按照规矩来做事。

就不用担心前清灭门的知县破家的知府之类的事情

吴信中想到这里,看向杜如崇说道:“杜兄,你知道我这些天看到最多的是什么吗?”

“是什么?”

“报纸!”

吴信中从包袱里面抖出大量的报纸。

从比较严肃的报道各种政治、军事新闻的。

到刊载地方新鲜事,连载的。

还有刊登一些小H文的

应有尽有。

“这几天我看过了,在广州城,什么报纸都有。这里天高皇帝远,百姓又有钱,言路之宽,亘古未有。”

吴信中说道。

杜如崇看着手中形形色色的报纸,抬头看向吴信中。

“吴兄是说.想要办报?”

“正是!”

吴信中掏出一份【风月报】。

“就这样一份报纸,文章粗制滥造,内容匮乏,排版也不甚好看,你知道卖多少钱?”

吴信中说着,也没等杜如崇回答,而是伸出三根手指:“三块铜元!”

“我看过一个报摊,这样的一份报纸,光是一个报摊一上午就卖出了一百多份了,这广州城大街小巷,这报摊至少数百。”

“就算是一百个报摊,每个报摊卖出一百份【风月报】,那就是三万铜元,三千明元的每日销量!”

“三千明元!”

杜如崇深吸一口气,心里已经盘算开了。

在四川老家种地,家里就算是有一百亩上田,租给农人种,一年能收上多少谷子?

不过区区一两百明元而已。

这一份【风月报】,在广州城居然一天能卖出一万份?!

“吴兄,这【风月报】赚钱,和咱们也没什么关系啊,【风月报】都是写一些下流文章的勾当,你我岂能去写这种文章赚钱?更何况,这【风月报】是当地大报,你我要办报纸,又岂能和【风月报】对比?”杜如崇稍微想了想,就想到了不少问题了。

【风月报】在广州深耕多年了,名气逐渐由小到大,而且人家是专做“风月之事”的文章的。

老色批无论何时都是相当多的。

因此人家能办起来也不意外。

“如何不能比?你我现在是什么身份?”吴信中说道。

自从不能做官之后,这位历史上嘉庆年的状元郎思想就活泛起来了。

不能做官,只能赚钱了。

不是有句话说的.千里做官只为财么。

现在如果有发财的机会,那不能做官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还能是什么身份,彻底没有做官指望的穷书生呗。”杜如崇苦笑。

“不不不,杜兄,你我是君子!”

“君子?”

“对!名满天下的六君子之一呃,之二!”吴信中道。

“这又如何?”

“如何?这意味着你我名气很大,特别大!比这【风月报】大得多!”吴信中微笑着说道。

这是自然的。

虽然六君子被朱皇帝明确表示不会招募为官。

但是在天下士子之中。

六君子的名气是很大的。

他们的同情者也相当多。

“这这和办报纸有什么关系?”杜如崇不解。

“杜兄,你看这些报纸,能看出什么门道?”吴信中问道。

杜如崇看着桌面上的几份报纸,微微皱起了眉头,若有所思。

“没错,这些报纸的种类各不相同,但每一类的报纸,通常也就只有一两份占比较大的.市场份额!”

吴信中想了半天,居然想出了市场份额这个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方便以后阅读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第三百二十二章 君子要办报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第三百二十二章 君子要办报并对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