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三十岁,一道坎。

作品: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作者:Mr木木木啊|分类:历史|更新:2023-08-31 14:40:00|字数:4136字

第335章 三十岁,一道坎。

彭浚脸色变了又变。

心里也有些发苦。

难怪首相顾松会去东北视察集体农庄呢。

本来湘湖派还以为,首相不在,副相就是首相了。

那这朝廷上,湘湖党就能压粤党一头,过段时间好日子了。

结果...

皇帝是在这里等着自己呢。

这是让自己背锅。

不,是让湘湖党来背锅!

彭浚心里盘算了一下。

自己也不得不承认。

湘湖党确实比粤党更适合背这个锅。

因为粤党之人多出工商之家,而湘湖党基本都是当地大地主。

如果让粤党来背这个锅,那恐怕会演变成为对朝廷重视工商、新学的攻击。

而湘湖党来背锅,再怎么闹,也脑不到工商业、新学上面去。

所以。

皇帝恐怕早就和首相商量好了。

就等着把自己提拔上来背锅了。

不过....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

如果自己能帮朝廷,帮皇帝把这个锅给背了。

那自己这个丞相的位置,至少能稳稳坐个五六年。

想到此。

彭浚一咬牙。

“皇上,如果现在要大改科举,那就要做好最坏打算才行。”

“最坏的打算?难道会有人造反?”朱皇帝身体前倾,颇为有兴趣的问道。

这副表情看的彭浚心里直犯嘀咕。

这位也是马上得天下的英主。

如今天下一统,也没有什么领兵征战的机会了。

日后就算是在北美大打,朱皇帝也不可能去北美坐镇的。

所以,大概率,这位短短几年,就打下了远迈汉唐,甚至都要比蒙古帝国还要大的地盘的开国大帝,大概率是没有什么领兵征战的机会了。

但是他才二十九岁啊,和李世民当初砍死自己大哥,劝说自家老爹退位当太上皇的年龄相当。

这位当皇帝一没砍大哥,二没劝老爹。

而且连功臣都没杀过,

可以说到现在为止,完完全全是没什么黑点。

他不会是觉得现在的日子太无聊,想要搞点事情出来吧?

想到这里。

彭浚急忙摆手说道:“不不不,造反都倒是不至于,但是地方上的田税恐怕会比较难收上来,另外地方上,出现民变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现在大明朝能实现直接收税的也就广东、江西、湖南三个比较早光复的省份。

连江苏、浙江两个省,其实都还有一部分府县没能实现官员直插基层,而像是四川、中原等地,地方上的治理,还是延续了前清那一套。

基本上。

除了兰芳、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福建、江苏、浙江这九个省。

其他的省其实除了换了个大明的招牌,和前清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大明在东南九省的统治力是很强的。

全国三十多万官僚,朝廷直接管辖的陆海军总数达到了三十五万,这些大多出于东南这几个省。

这几个省的议会也把商人阶级也整合进来了统治集团。

所以,这九个省的大地主、大商人,都算是和大明朝廷是一体的,但是在中原、四川、关中,情况可就不是如此了。

大明朝也就能管得到县以上,广大的基层农村,还是把控在地主士绅的手里。

这一次的科举大改。

首先伤害的就是这些地主士绅的利益。

引起一些动荡,是很正常的。

..................

时间到了光复6年6月。

四川。

成都府的气温也开始攀升了,作为全国知名的火炉。

四川盆地的夏天可是很热的。

毕竟是盆地嘛。不容易散热,而且川江密布,水汽重,到了夏天天气一热,就有一种被蒸笼蒸在里面的感觉,很闷热。

此时。

成都府大牢。

来自绵州府罗江县的李忠仁浑身仿佛从水缸里面捞出来一样,和旁边的成都府人杜如松一起,从牢房里面走出来。

都快一年没有见到阳光了。

这上午的阳光又是那么的刺眼。

顿时。

两人都被这阳光刺得两个眼睛直流眼泪。

他们都是因为上次成都贡院大逮捕入监的。

罪名是“非法集会”。

据说,本来是要判流放澳大利亚的。

但是因为两人家里面有人走动了关系,愣是把这个大罪名给辩没了。

现在两人都是无罪释放。

但因为案件审理过程太长了。

而且这一次抓的人又有些多。

成都府的判官们又不怎么愿意加班,所以这案子审了一年多,才终于快尘埃落定了。

四川现在还在军管。

大明朝的新法还管不到。

所以四川成都府下面的官员官吏都是前清遗留下来的人员。

成都府监狱,就是以前的四川地牢,狱卒和管事的官员,那都是以前留下来的老人。

当然一个个都是见钱眼开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方便以后阅读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第三百三十五章 三十岁,一道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第三百三十五章 三十岁,一道坎。并对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