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农经济在瓦解

作品: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作者:Mr木木木啊|分类:历史|更新:2023-08-31 14:40:02|字数:8180字

第362章 小农经济在瓦解

李忠仁根本就不怕刘光宗这个罗江县令。

一方面。

他自己是罗江县的议员,还是罗江县的纳税大户。

刘光宗如果要在罗江县做出点政绩——按照现在大明朝廷的标准,收税比之前更多的就是政绩好。

现在这大明朝廷对官员的提拔有那么点“唯GDP论”的意思。

贫富差距和土地、财富集中化的现象很严重。

“李议员,本官当然知道你有道理,所行也不违国法,但国法不外乎人情,这王阿生也是大桥镇人,本地本乡的,你怎么就不能讲点人情。”

“刘大人,我李某人做事,讲究的是合礼合法,我李某人现在是买卖人,只要不违国法,那自然是怎么盈利怎么来的。我要是把地租给他,他有本钱投入么?这地没有本钱投进去,好好的地没几年就要被糟蹋了,他自己吃不饱,我也收不上来几个子。现在反而对我对他都好,无论是去成都还是上海,都能找得到工的,现在上海缺工,咱们四川人最近去那里的可有不少,再不济,去东北啊,去了就有一百亩的土地,总比留在家乡苦挨好多了。不瞒你说,我家三个儿子,我打算让老大继承家业,老二老三去新大陆闯荡。”

李忠仁此言非虚。

因为李忠义从新大陆托人带了信回来了。

新大陆是好地方啊。

那地方的土着傻得很,而且地盘肥沃,比之四川都有过之而不无极。

现在去,户均就是一百二十亩地。

而且只要稍微认识点文字的,基本上都能当官!

说起来也是一把辛酸泪。

李忠仁自己是学霸。

但是他几个儿子,都没有继承他的学霸基因。

大儿子十六岁了,在学校成绩一言难尽。

二儿子三儿子反而喜欢舞刀弄枪,对读书根本没什么兴趣。

所以指望在四川,在国内参加科举当官是没指望了。

但是去了新大陆。

有李忠义的照拂,粗通文墨的老二老三,在金山总督府谋个官儿,还是很容易的。

因为李忠义现在已经当了金山总督府屯田司的六品屯田官了。

升官的速度也很快。

刘光宗摇了摇头。

李家的老二老三去新大陆。

和王阿生一家去东北,去南洋,甚至是去新大陆能一样吗?

李家老二老三去新大陆,他们老子肯定会给他们准备充足的资金,坐的船也不是非常挤,卫生条件不好的移民船,而是新大陆客运公司的客运船,船票很贵,不是一般人能负担得起的。

有了启动资金。

李家老大老二去了新大陆的生活可就容易多了。

甚至根据【新大陆圈地法】,李家还能雇佣一批人去新大陆圈生地!

再加上李家二爷是在新大陆当官的。

李家老二老三去新大陆,是去创业的,不是去讨生活的。

而像是王阿生的这样的贫苦人家。

肯定掏不起这万里之外的船费。

也不会有什么启动资金。

所以他们只能去参加集体农庄,被安排到最危险的地方开拓。

在东北。

在黑龙江以南的土地已经开始裁撤集体农庄了。

新的集体农庄都已经安排到了外兴安岭以北的平原。

那里虽然在地图上属于大明帝国。

但其实存在许多的原住民。

各种丛林中的野人部落,可是随时可能会对汉人的集体农庄发动袭击的。

在南洋,新的集体农庄被建在了几内亚岛上,也是要和当地的土着进行斗争的。

在西域、唐努乌梁海农耕之地也开始建立起集体农庄。

这些地方是边疆,和一些游牧部落接近,也不是很太平。

总之。

像是王阿生这样的要去参加集体农庄,那就只能去最危险的地方了——集体农庄,是要战斗的,基本上和军户差不多。

在不危险的地方,没有设立集体农庄的必要。

王阿生跪在地上,一脸的绝望。

这是个什么世道啊。

连安心种地都不行。

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又把一家贫苦农民闭上了绝路。

他伏在地面,哭不出声,眼泪都流干了。

坐在公堂上的刘光宗张了张嘴,脸色煞白,双眸噙着泪水。

在这一刻。

刘光宗是真的想要个挂印而去。

以对这个逼死人的世道进行卑微的抗议。

刘大人是个好官啊。

他一咬牙。

决定要把这个故事通过奏折送到中都。

虽然他知道,皇帝十有八九是看不到这个故事的。

但他还是要写,还是要说。

圣天子,垂拱而治。

与民生息才是正途。

岂能逼着天下农人远行万里,去什么大东北,大西北,南洋,新大陆开拓?

如果有机会,他还要殿前死谏。

要天子抑制兼并,压制驱佃,与民生息!

而要做到这一切,就还是要做官才行。

拥有远大理想的刘县令深吸一口气,看着伏在地上的王阿生叹了一口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方便以后阅读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农经济在瓦解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第三百六十二章 小农经济在瓦解并对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