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米又拿起一本账册来,看了两眼后,似乎方觉不妥,十分困惑的问道:“孙掌柜,河阳镇的百姓们这般爱吃粉条吗?为何短短两个月时间,一下子消耗了三千斤粉条?”
这个借口也太拙劣了吗?
三千斤粉条?暖锅店变成粉条店了?
河阳镇的孙掌柜不慌不忙的站起来,朝着周小米拱手道:“东家,当初河阳镇暖锅店成立的时候,您就曾经说过,暖锅,吃得是团团围坐之乐,不分高低贵贱。所以我们暖锅店虽然是酒楼,但是却不像其他酒楼那样搞什么华丽的噱头,只是把最好吃,最实惠的美食带给大家。所以即便是一般的小户之家,进到我们店来,也能吃得起,吃得好。”
周小米点头。
说起来,暖锅店成立最初,她就是在找后世的感觉。火锅是大众消费,虽然这个观念放到现在有点超然,提前的感觉,但是周小米想打造的,是暖锅带给大家的氛围,是团聚、是欢乐,是那份浓得化不开的感动和喜悦!所以周家暖锅店面向的是大众。当然,一楼是散座,二楼是包间,消费水准都是一样的,全凭喜好。
“这没错啊,可是跟你店里一下子进那么多粉条有什么关系?”
孙掌柜便道:“河阳镇百姓喜吃粉,除了吃暖锅时下粉,还喜欢把粉条买回来,制成各种各样的凉菜,小吃等佐酒。我手下有个厨子,擅长做这类小吃,很受欢迎,故而进了很多粉条。”
接道理来说,这个理由也算是说得过去的。哪知道周小米却并不买账,反而又翻了几页,然后问道:“为何做了这么多努力,暖锅点的盈余就这么一点?”(未完待续。)
喜欢佳肴记内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佳肴记内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