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

作品: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作者:寒洺|分类:都市|更新:2023-09-23 22:41:53|字数:8422字

等了十几分钟,王二燕带着小儿子,拎着东西从家里过来。

张安这车比较大,后排比较空,挤一挤也能坐四个人。

“我上次回去的时候,发现你家屋头那老外公性子变了诶,还晓得帮忙你老外婆做些活路了哦。”

路上,王二燕跟王芳聊起了家常。

王世言这老头,在龙头山这个寨子里是出了名的懒汉。

几十年了从来没下过地,只知道喝酒,家里有什么好吃的,还得先紧着他来。

家里的那些农活全都是张安外婆一个人撑起来的。

但年前的时候,王二燕回了趟娘家,竟然看到张安那从不干活的外公,竟然会帮着老太太做些活路了。

当时她看在眼里,还以为是自己认错了人。

走近以后发现,这没认错啊,是张安家外公没错。

顿时王二燕觉得有些不敢相信,其实不单单是她一个人,村里其他人都是这样觉得。

“哪的可能嘛,几十岁的人,咋个能说改就改哦。”

张安一家人听了之后,都只是笑笑。

对于王世言的变化,他们一家人心里都是有数的。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啥改不了那啥的德行。

他那些改变,不还奔着张安上次送老太太回去的时候,说的那些话嘛。

要不是为了车斗里装着那两瓶酒,你瞧他会不会改。

一个多小时以后,一行人到了龙头山村里。

王二燕的娘家在村口的位置,张安到了村口就把她们母子两人给放了下来。

王芳也跟王二燕约定好,待会儿回去的时候,到这里来喊她们。

这两年,龙头山村里也有些改变,村里的路被修整了一番,张安一路将车开到院子里,

龙头山地处一座大高山上,海拔位置比长箐要高不少。

所以这里的气温,相对于长箐来说要冷一些。

老头子本来在屋里坐着烤火,一听到车子的动响,马上就从屋里跑出来看。

他一出来的时候,看到张安一家人来了,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

但只是笑了那一下子,然后就装做漠不关心的样子,生怕被别人看到一样。

殊不知,他刚刚笑起来的时候,已经被张安看得一清二楚。

屋里的老太太听到了动响,也随之走了出来。

看到女儿一家子来了,慈祥的笑容把满是皱纹的脸庞挤成一团,要多高兴有多高兴。

“我还以为你们这几天忙着其他事情,就不过来了。”

老太太今年虽然也盘着女儿一家过来,但没有去年那样想得厉害。

因为去年张安结婚的时候,一家子才把老太太接过去住了不少日子。

“肯定要来的嘛,这两天颖颖爸妈和大姐一家都在,所以我们就晚两天再来。”

说到苏颖,老太太就更高兴了,一只手拉着女儿,一只手拉着外孙媳妇。

“妈,我们把车上的东西拿回家再说吧。”

这大院里头,住了好几家人,王芳可不放心把东西留在车上。

她对某一些人实在不放心的紧,天知道进屋一会儿再出来,车上会少些什么东西。

“怎么又买衣服嘞,我现在衣服都穿不完了说。”

看到袋子里的新衣服,老太太就埋怨闺女一家乱花钱。

她老人家一辈子节俭习惯了,几年都舍不得买一身衣服。

平日里穿的衣服上,都是一个又一个的补丁。

尤其是手肘的拐子那里跟裤子上膝盖的地方,那补丁更是一层叠一层。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话在她们这一代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即便衣服上都是补丁,平时都会洗的干干净净。

所以日子长了,衣服上那些布料的颜色也被洗得发白。

直到最后那衣服朽得不能再继续缝补了以后,老太太才会去买些布料回来自己做一身。

因为别人做好的成衣价钱很贵,她可舍不得花那些钱。

自己扯布回来做,要比去买衣服划算很多,能节省不少钱。

这两年张安一家子每次过来看她,都会给她添置一身。

去年张安结婚的时候,来把她接过去,王芳跟苏颖就给她买了好几身衣服。

比以往几十年买的都多,把老太太都心疼坏了。

所以现在她一直念叨着家里的衣服已经穿不完了。

“妈,这可不是我买的,这是你孙媳妇给买的,你要埋怨啊,就埋怨她去。”

看着老太太心疼钱的模样,王芳就把锅甩给了自家儿媳妇。

“说什么话嘞,不埋怨不埋怨。”

果然老太太一听是孙媳妇买的衣服,马上就不说了那些心疼钱的话了。

外孙媳妇的孝敬,怎么能说是浪费钱呢。

老太太拿着衣服,还夸着这衣服颜色选的好,穿起来好看。

大伙儿在车上拿东西的时候,老头子看着头努力不看他们,但眼睛却是斜斜的盯着。

这么几年来,张安一家子每次过来,都只给老太太买这样买那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方便以后阅读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第三百四十章 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第三百四十章 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并对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