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创造典故

作品:秦时韩公子|作者:冷雨梧桐|分类:历史|更新:2023-03-21 17:27:00|字数:4580字

成功把紫女拉上自己的船之后,韩宵便满意地离开了紫兰轩。

他的马车“哒哒”上路,并不是回太子府,而是径直奔向王宫。

不久,韩王就听到了太子入宫求见的消息。

“太子,他来做什么,让他进来吧。”

“是,大王。”

韩王踱步坐回王位,两手挥了挥衣袖,端放在自己腿上,保持着庄重的王者礼仪与威严。

韩宵在老宦官的引领下步入大殿,向韩王恭敬地行礼,口中清晰地喊道:“儿臣见过父王。”

“说吧,宵儿,入宫来见寡人,有何要事。”

“父王,儿臣想请父王批一道王令,准许儿臣自由借阅王宫藏书。”

这要求把韩王听得一愣,不可置信地上下打量着韩宵,“借阅藏书,你,要读书?”

“回父王,儿臣此去魏国,蒙太后谆谆教诲,如今幡然悔悟,自己过往不学无术,枉费光阴,更让家国蒙羞,实在有愧于韩国,愧于父王,愧于,愧于母后。”

韩宵说着说着就跪倒下去,狠狠地吸嗅着鼻子,眼眶也开始泛红。

“儿臣听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这次在魏国,我确实侥幸获得寸功,但终究不会长久。唯有勤学奋力,读书、练武,成为有用之才,方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父王。”

韩王见他这一番话说得,强忍哽咽,慷慨又酸楚,心中也大受震动。

人说,朽木不可雕也。这老太后,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

而且宵儿,……

想到韩宵早已过世的母亲,韩王不禁鼻子一酸,闭了闭眼。

“唉,只要你真心痛改前非,别说这一道王令,就是百十道,父王也会予你方便。嗯~”

韩王给了老宦官一个眼神,后者立即会意,送上卷轴笔墨,让大王手书。

韩宵抬起头来,深吸一口气又跪拜下去,“儿臣,谢父王。”

……

韩国从三家分晋开始算,也有两百年时间了,历代典籍不断向王宫藏书中扩充,自然成果斐然,成就了一个浩如烟海的书库。

藏书包罗万象,什么上古传说,百家学术,分门别类,应有尽有。可能有很多典籍残缺,但总归是有的。

负责管理王宫藏书的一批官吏,看到太子殿下前来借阅典籍,所有人都是懵逼状态,浑浑噩噩,直到韩宵借书离开了,还不太能接受这个事实。

太子殿下,他,竟然,读书?!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韩宵现在,说忙,不忙;说闲,却也挺忙的。

小红莲正在习武的兴奋劲儿上,每天都有半天会跑来太子府,缠着韩宵继续教她武功。

韩宵自己也是抱着巨大的宝山,远远没有开发出来。金色品质的岁阳剑法,博大精深的神农宝典,都需要他自己去挖掘、领悟。

时间实在是有限,韩宵恨不能把自己掰开来使用。

至于玩乐、享受这方面的事,刚刚一次性吃掉了小瑾儿和小瑜儿,好好享受过一把的他,没有什么过多的欲望。

即使有,也可以在家里解决,并不耽误他的学习、修炼。

整个新郑城的人都听说了,以前那个不务正业、沉迷酒色的太子殿下,因为去魏国吊唁,被脾气刚烈的乐灵老太后狠狠教训了一顿,回来之后就性情大变,竟然开始学文习武!

太子殿下还说出了不少流传甚广的金句,其中最着名的就是: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我韩宵以前确实不是个东西,但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从现在开始勤奋好学,并不算晚。

而有心打听一下,所有人都会说,太子这次确实是认真的。不说勤奋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但起早贪黑是真的。

太子从凌晨早早起身,开始修炼剑术,剑术之后是读书。红莲公主常常跑来太子府,殿下也会指导公主学习。到了夜晚,有时殿下还会继续挑灯夜读。

而新郑城里的那些赌场啊、酒楼啊、风月场啊,从此都没有了太子殿下的踪迹。

这跟之前的太子,完全是天上地下,判若两人。

一旦较真地问起来,说这人怎么可能突然间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别问,问就是乐灵老太后牛批!

在韩宵身上发生的变化,对于新郑城里的人来说,实在是太过夸张了。

不需要刻意地去引导、操控舆论,关于韩宵的种种传言,就自行地飞散向新郑之外,飞遍韩国,再飞向七国。

所谓,名人典故,就是这么创造出来的。

身为典故的主人公,韩宵以前那个废物太子的名声,将会逐渐被世人遗忘,取而代之的就是今后的美名。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一句话,今后也将成为无数胸怀大志者,身处微末之时的激励名句。

这个典故的收益者,除了韩宵本人之外,还有一个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秦时韩公子》,方便以后阅读秦时韩公子第四十一章 创造典故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秦时韩公子第四十一章 创造典故并对秦时韩公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