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山雨欲来

作品:清秋醉|作者:思夏言|分类:古言|更新:2023-02-13 21:48:42|字数:8086字

北凉皇宫之中,萧念正独自一人坐在高高的王座之上,兀自思索着什么。

整个宫殿都由墨色地砖铺就,朱红色的梁柱也选用偏暗沉的颜色,古铜色的宫灯与香炉颇为规整地排列着,仿佛这里的一切陈设都相互映照,呈现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只见拓跋冲风尘仆仆地赶了进来,穿过长长的宫殿,径直来到王座之下。

萧念似乎知道他会在这个时候来,眼皮微微抬起,却不见任何惊异,说道:“你回来早了。”

拓跋冲一路在北凉皇宫中穿梭过来,没有丝毫的停留喘息,此时气息不免有些混乱,却毫不介意地急忙道:“大梁的探子来报,彻王妃急病暴毙。”

萧念闻声,眯起双眼道:“死的怎么是她?”

显然,这与他原本的计划有所出入。七彩银酒樽的精妙与珍贵之处,就在于需要以北凉特产的矿石经过精密设计所制,故而世间罕见。这也是拓跋冲经萧念授意几经辗转间接送到彻王妃周曼手里的,为的就是在她无计可施之时,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无论是将燕家裹挟到大梁皇室的争夺之中,还是留在大梁皇宫中以作后日之用,总会有奇效。

只是就连他都没想到,一切会进展得这么快,而陷入困境的不仅不是燕家,反倒是彻王府。这其中一定有些他暂时还不知道的隐情,萧念并不喜欢这种超出掌控的感觉。

萧念目露不悦道:“梁冶是什么态度?”

梁冶便是梁成帝的名讳,萧念既是问他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有没有查出整件事情与北凉有关,同时问的也是大梁军队的动向。

上次一行去大梁,明面上是为了见姜乾,可实际上是为了取回大梁的疆域边防图。这些年大梁虽然看上去太平安生,朝堂之中文臣当道,没有半点兵戎相向的态势。可是随着燕云骑的实力逐渐壮大,对周边附属小国的震慑力日益提高,也不得不成为北凉需要正视的威胁。何况大梁与北凉是整片大陆最为旗鼓相当的老对手,又因为幽云十二州的属地积怨已久,难免一战。

京都势力盘踞,除了大梁前朝后宫的不同阵营,还有根深蒂固的南唐秋溟坊。北凉要是想避开这重重耳目,远在千里之遥取回这么机密的文件,难度不亚于揽天邀月。

这也是为什么萧念不惜冒着暴露的风险,也要亲自深入腹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此外,他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亲自在大梁京都城中安插自己的暗影斥候。

事情倒是办的妥当,顺带着也得大梁送去一份厚礼。只是萧念心思缜密,此间的消息传递他还是想要尽可能地控制在隐秘的范围内,因此北凉皇宫中只有拓跋冲和杜伏二人可供驱驰,这也是方才拓跋冲孤身一人行色匆匆奔波而来的原因。

拓跋冲回应道:“大梁宫里密宣旨意,北调燕云骑月余出征新河关。”

萧念的面上并未立刻浮现出任何情绪,他早已将大梁的关隘防御图刻在自己的脑子里,此时一一对应,不由得心生疑窦。新河关既不与北凉接壤,关外也没有长期盘桓的游牧民族,既不会对大梁造成威胁,也没有任何利益可供争夺,梁成帝却要让自己最精锐的一支部队深入这样的不毛之地。

“还有呢?”

拓跋冲仔细想了想,说道:“还有一个消息很古怪,说是大梁的宁王请旨将自己的封地改到淄同关附近,梁成帝已经批准了,旨意应该这两日就会下达。”

他并没有将这个消息当成什么重要的事情,的确如他所言,这件事情看上去有些不相干。只是毕竟也靠近大梁北境的关隘,才提了一嘴。

这一提不要紧,萧念却瞬间想到了此中的联系。虽则淄同关附近没有北凉必争之地,却与幽云十二州最为关键的制高点阳山仅有咫尺之遥,说是朝发夕至也不为过。更为巧合的是,新河关与淄同关虽隔着重重山峦,可是大梁的疆域图清清楚楚地标记了,二者之间有条古栈道。虽则栈道经不起大部队,可是如果单单是运送粮草,却不在话下。

萧念忽然想到了什么,一步步地走下王座,来到大殿侧边常备的沙盘面前。

“如果我将骑兵的主力部队留在淄同关,轻装简行,而将援军与粮草部队放在新河关。新河关处地偏僻,绝不会有后顾之忧,即便有人想要切断后路,也不是件易事。以燕云骑的优势,突袭阳山之地,那么不需要一个月就能够取下这座城池。没了阳山的幽云十二州,又有何可惧?”

只见他伸出纤长的食指,就这么轻轻地一推,代表幽云十二州中阳山的木雕模型登时滚落下去。

萧念冷眼瞧着整幅版图,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识出了大梁的全部筹谋。

拓跋冲豁然开朗一般惊呼道:“这个梁冶老儿,竟然在打幽云十二州的算盘!简直痴心妄想。”

萧念顿了顿道:“拓拔轩何在?”

拓跋冲道:“对了,大哥今天好像也入宫了,这会儿应该在我姐......王后宫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清秋醉》,方便以后阅读清秋醉第四十六章 山雨欲来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清秋醉第四十六章 山雨欲来并对清秋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