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机边缘(下)

作品:清秋醉|作者:思夏言|分类:古言|更新:2023-05-31 21:28:18|字数:8690字

梁成帝不置可否地叹了口气道:“月儿,连你也觉得父王是忌惮忠良的昏君?”

他这话说的少不得有几分情深意切,只是这时重要的并不是梁倾月是否真的误解他,而是她的回答是否能够顺应梁成帝的心意。

这一层的道理与关键,梁倾月自然无比清楚。深宫之中的生存之道,她远比自己看上去的要熟稔得多。

梁倾月依旧是一副天真的神态,柔柔弱弱地说道:“父王为了大梁不辞辛劳,日日殚尽竭虑,儿臣虽在后宫不知外面的情况。可是这次去忻州的路上,所遇见的大梁臣子与百姓无不对朝廷夸赞有加,不知父王何出此言,月儿实在听不明白。”

这话说得恰到好处,无论是多余的溢美之词又或是言之凿凿的肺腑之言,都不会让梁成帝尽信。反倒是她这番无心之言,看似字字句句都据实相告,却又似是而非地什么也没有说。

毕竟是在波谲云诡的后宫长大的孩子,梁倾月的智慧与口才绝不仅如她所看起来这么简单透明。

偌大的宫殿之中,寂静得就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极大的响动。

梁成帝并没有正面回答她任何问题,反而带着些慈祥的笑容,冷不丁地问道:“月儿,东宫兵符失窃的事情,你知道吗?”

这又是一道看不见的杀机,就暗藏在他的笑容之中。

原本梁倾月就在局中,而梁成帝则是幕后的操纵者之一,自然知悉全部内情,也清楚正是因为她如梁筠所预计的那样窃取兵符交给燕云骑,才会有了后来万安城扫平北境兵戎之祸。

此时若是梁倾月回答不知道,则是有意欺瞒,少不得被猜疑;可若是如实禀告,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依律当诛。

两难之际,梁倾月回答得干脆果断,没有显示出任何的犹豫。

她赶忙伏首跪下,恭敬请罪道:“父王,一切都是月儿的错。都是儿臣不知轻重,执意妄为,只为了一己私心着想,罪该万死!”

梁成帝本是试探的语气,见她战战兢兢的模样,反而心软下来。

他赶忙和缓地问道:“朕就是问一问,你这是做什么?”

梁倾月满是哭腔,惊恐道:“父王,女儿实在是太害怕了......那日我无意中听见燕云骑涉险,我真的很担心燕少将军会有意外。我知道自己身为皇族,不能被儿女私情左右,更不应该置国家大事于不顾。可是......可是我......千错万错都是儿臣的错,还请父王责罚。”

没有推诿,没有矫饰,也没有任何的砌词和捏造。此时的梁倾月看在梁成帝的眼中,倒像是个无辜的受害者。

曾几何时,他又何尝不是想要为了一个人放弃自己所拥有的权势、地位以及傲气,可惜终究都是触摸不及的梦幻泡影。

当年明月于今夕高悬空中,人事早已面目全非,梁成帝却反而有几分共鸣。

他忽然问道:“后悔吗?”

梁倾月不假思索地答道:“从未。”

听她语气坚定的回应,梁成帝的神情受到了莫大冲击一般,微微有些凝固。

他心有不甘地问道:“就为了这么一个心思完全不在你身上,为了拒婚不惜另娶旁人的男子。你这么做是为了什么,难道指望他有一天会幡然醒悟?”

不知梁倾月在沉默的片刻之中想到了什么,嘴角微微泛起几分若有若无的笑意,轻声回应道:“儿臣没有想过太长远的事情,更从不敢奢望今生还有机会与少将军举案齐眉,只是希望他能身体康健,日日过得舒心惬意便好。”

即便就算是依照梁筠一早便已定下的谋划,燕云易也是不可牺牲的关键人物。可恰恰是梁倾月的这番话,让梁成帝彻底做出了接下来的决定。

“来人,宣谭景舟。”

常言道,君心难测,梁成帝尤甚。无人知道他与谭景舟窃窃私语之间又吩咐安排了什么,幸而从只言片语之中,还是能够猜测一二。

“听清楚了,一定要将人活着给朕带回来。”

“是,那公主?”

“让她一并跟着去吧,无论是什么结果,也免得她悲痛过甚。”

“......”

梁倾月提着的一颗心总算是轻轻放下,但是并不敢懈怠,依旧保持着恭敬谦卑的姿态神情。只是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她越来越能够揣摩出梁成帝的心思。

可她并不是足够沉着冷静,等到她回过神来,已经在典刑司的官车之上。至于是真的好端端地从皇宫中退出来,谭景舟又是如何与她交代的,梁倾月愣是半点都无法回忆起来。

恰在此时,谭景舟隔着马车的帘子问道:“殿下一切可好?”

梁倾月回过神来,尽可能表现自然地说道:“谭掌司,我们现在是去哪里?”

“万安城,陛下下旨不惜一切代价寻回骁骑将军。”

他并没有追问梁倾月缘何有此一问,谭景舟非常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需要的就是只留下能够听懂指令的耳朵,以及不择手段达成目的的手腕。有需要的大多数时候,他都能够充分让对方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清秋醉》,方便以后阅读清秋醉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机边缘(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清秋醉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机边缘(下)并对清秋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