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废墟之上

作品:清秋醉|作者:思夏言|分类:古言|更新:2023-06-25 21:21:28|字数:8288字

汤茵似乎从未像现在这般狼狈,她的神情仓皇,动作有些踉踉跄跄。沿路她都扶着墙壁,即便如此都隐隐有些摇摇欲坠一般。

穿过了曲折回廊的几条街巷,汤茵终于出现在一处早已荒凉废弃的宅院门前。

院门口杂草丛生,整个宅院都残留着被大火焚烧过焦黑痕迹。匾额已然断裂成了两截,残余下的痕迹有些模糊,依稀能看清一个“秦”字。

莫说是沈亦清本身就对京都城没什么认知,也从未真正遍览,没见过实属正常,就连燕云易也对这处“秦府”毫无印象。确切来说,当朝官员中稍有些身份地位的也没几个姓“秦”。

汤茵没指望他们这些后生能知道,只是自言自语似的说道:“许久没来了,没想到都过了这么多年。”

燕云易只道这是她曾几何时的故人,沈亦清神情悲痛道:“这里难道就是......”

她欲言又止,汤茵却顺势说道:“她有没有给你说过自己的家世?”

沈亦清摇了摇头道:“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就是在极乐楼。我只知道芸娘是她的化名,而她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能够替燕将军找寻当年遇害的真相。即便到了她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告诉我她的真实姓名,只留给我这个玉璜。她还说,只要你见到这个物件,就全都明白了。”

汤茵只感觉自己心上长长久久地插着一把刀,虽然看不见,但是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它带来的极致锥心的疼痛。沈亦清的话语传来,好像无形之中有人将那把刀从她的身体里拔了出来,那些从未愈合的伤疤被牵连着血肉撕扯开来。

她紧紧地攥着玉璜,提起自己及地的裙裾,喃喃自语道:“原来她现在叫芸娘。”

沈亦清道:“大家都这么称呼她。”

汤茵点点头,并没有再追问什么,只是幽幽地叹了口气道:“这里是她从前住在京都城时的宅邸。你别看现在瞧着像是废墟,从前秦府在整个大梁都是数得上名号的高门大族。”

燕云易道:“为什么连我也没有任何印象。”

汤茵道:“那是因为秦大人帮了不该帮的人,说了不该说的话,株连家人。人进了典刑司之后,就再没有出来。”

沈亦清问道:“他们是得罪了朝廷?”

汤茵摇摇头道:“对外都说是秦大人畏罪自尽,同入狱的还有他的独子,被打得只剩下半条人命,没过多久就过世了。其实这桩案件说大不大,所以并没有牵连妻房。只是不知从哪里吹来的一阵邪火,在一个夏日的夜晚点燃了整个秦府。府里素来勤俭,没有多少下人仆从,火势又来得极其迅猛,烧了整整一日一夜,直到官府从里面扒出来几具焦黑的尸体。”

待到她说完,沈亦清与燕云易只能保持着沉默,甚至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作为回应。

汤茵冷笑两声,咬着牙道:“是不是听起来都觉得毛骨悚然,堂堂朝中重臣,从被捕入狱到家破人亡,居然只需要一个月都不到的功夫。可笑的是,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够把他们存在过的痕迹尽数抹去。你说,这是不是个天大的笑话。”

从她的悲痛与愤怒之中,沈亦清能够清晰地感知到汤茵内心深处所经历过的绝望与无助。

想起芸娘临终之时对她的嘱托,沈亦清隐约知道这些都与十几年前的那场与北凉的战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怎样的怨恨与不甘,才能逼着她十余年如一日地潜伏在洒金楼之中,将自己的一切都变成交易的筹码,拼死也要捅破几分光亮。

时间往前划拨到沈亦清被彻王囚禁在黑屋之中,就像是引颈待戮的猎物,头顶上悬着一把随时会落下的铡刀。

她很清楚彻王想要从自己这里获取什么,是惊慌交错之间的乞求,是卑微而甘愿放弃自己的尊严,甚至于是将她作为诱饵设下谋害燕云易的陷阱......凡此种种,她都绝不会让他得逞。

随着时间的推移,沈亦清冷漠而平静的神情正在一点点激怒彻王,直到他的忍耐到达了极限。

彻王从她的眼神里终于明白一件事情,沈亦清的坚决从来都是因为她最自己的不屑与鄙夷。而这种情绪,恰恰是他所最不能够容忍的,于是杀心顿起也只是在一瞬之间。

沈亦清知道他有着狼子野心,也明白那些看似愚不可及的时刻,只是彻王的一种伪装和掩饰。只是真正见到他在三两个招式之间极快地抽刀出鞘,并且在刀鞘没有落下之前,已然将刀锋对准自己的喉咙,却是另外一种感受。

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惊慌,而是有些担忧。若是彻王的实力只展示了十之一二,那么他日与燕云易对垒之时,恐怕难免是场焦灼的硬仗。

即便到了这样危急的关头,沈亦清居然只是惋惜没有早些认清他的蛰伏。

不过也只是瞬息之间的迟疑,随着脖颈之间的冰凉转为隐隐的刺痛,沈亦清越发清晰地感觉到死亡与无边的黑暗笼罩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清秋醉》,方便以后阅读清秋醉第一百四十七章 废墟之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清秋醉第一百四十七章 废墟之上并对清秋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