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借将

作品:三国纵横之凉州辞|作者:日新说313|分类:历史|更新:2019-08-01 08:21:01|字数:8270字

刘璋愣了一愣,一时间没有明白过来。

“别驾此言何意?”

“明公所担忧的,是尽发蜀兵北争汉中,败则益州不保,胜则兵将骄横难制,为祸心腹。既然如此,那不如借用在蜀地毫无根基的外将,委以大任,令其统帅各军北取汉中,如此既能够夺回汉中、抵御西凉军,又不用担心日后兵将骄横难制了。”

听完张松解释的刘璋眼中顿时一亮,只是很快眼中的光芒又黯淡下来。

他也想到了出使荆州的张松的意思是和荆州刘表合纵攻阎,借用荆州的兵将入川收复汉中。若追寻先例,用外将统帅联军攻打敌人这在纵横捭阖的战国之中并不少见,只是放到眼下,其中却不乏风险。

“刘景升早年与益州交恶,招纳巴蜀叛将,其心叵测。况且以外将统御蜀中众兵将,恐将士们不服啊!”

张松轻轻一笑,继续说道:

“明公不必担忧,松此次出使,所见刘景升垂垂老态,已不复当年之姿,恐命不久矣。况且听闻其膝下二子相争,长幼失序,荆州可谓内忧不已,必无远图。至于唯恐外将镇不住蜀中的骄兵悍将,嗯——明公不妨亲致书信,邀左将军刘玄德入川相助。”

“刘玄德?”

“没错,松此次出使荆州亲眼所见,刘玄德此人,心怀汉室,忠义仁德,胸怀韬略,转战中原多年,熟知北兵虚实,昔年其率军北上许都,连败北兵,威震中原,况且其人又有仁德之名,听说当初陶谦相让徐州,他固辞不就,有此人前来,明公以礼相待,叙以宗室亲情,必能使其勠力同心,为明公收取汉中之地。”

“刘玄德。。。”

刘璋听了张松的话,想到了借用外将的种种好处,想到张松口中忠义仁德的刘玄德,内心颇有意动,他念叨着刘备的名字,脑海里浮想联翩,心中泛起了阵阵涟漪。

···

“玄德公。”

与成都远隔万山的北国真定境内一处荒丘上,手持长矛的赵云伫立,望着纷纷扬扬的雪花,慨叹万千。

在这一年里,他所在的河北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看似强盛莫敌的袁氏在西凉军铁骑的冲击下,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分崩离析,袁家兄弟在邺城战败后不知所踪,冀州各地的城邑纷纷改旗易帜,争相投降西凉军,短短一两个月里,大半个冀州就落入到了关西阎艳的手中。

真定的官吏,俨然也是诸多过江之鲫的一员。

袁氏原为公孙瓒军的宿敌,眼见着袁氏的霸业转眼成空,赵云倒是没有多少惋惜之情,只是在看到冀州各地的黔首黎庶为战乱所扰,背井离乡、逃亡于道的情景时,才会牵动恻隐之心,发出长吁短叹。

每每这个时候,他就想起了刘备曾经对他说过的话,匡扶这个季世不能仅仅诉诸武力,挽救纲常倾覆、人心惟危的乱世,将这个世道拉回到正轨上来,终究还是要依仗仁义和民心的。

玄德公是赵云寄予厚望的明主,他有着超乎常人的勇毅,也有着济世救民的仁心,可惜,却偏偏命途多舛、坎坷蹉跎,戎马半生却依旧颠沛流离、寄人篱下,至今仍无尺寸立基之地。

身处常山的赵云所能够从外界获取的消息无疑要滞后得多,他只知道刘备如今依附荆襄刘表,曾经北上中原、用兵叶、宛,意图收复许都、光复汉室,但终究还是半途而废、功败垂成。

他想过要前往荆襄投奔刘备,奈何此去路途遥远,沿途河津关隘重重阻隔,所经州郡多数是正处在交兵战乱的状况,他单人匹马倒是不惧,可想要带着家中的妻儿一齐安全抵达,仅靠他一人之力,无疑是困难重重。

他也想过要说动夏侯兰等人结伴同行,能够互相有个照应,怎可惜夏侯兰等人对南下投奔刘备少有兴趣,反而是对已经攻入河朔、横行无忌的西凉军有了投效的想法。

他们听说,已故的白马将军公孙瓒之子公孙续,眼下就在骠骑将军阎艳的帐下效命,此行随军征战,一路都在招揽昔日的公孙氏残存旧部加入到西凉军之中。

这让他们的心思也活络起来,眼看着河北袁氏覆灭之势已经明朗,他们以前这些潜逃回乡,平日里需要夹着尾巴做人的公孙氏旧部终于盼到了出头之日,只要能够搭上公孙少将军这条船,他们这些人还怕没有扬眉吐气、建功立业的机会。

因此,这些日子夏侯兰他们一直都想要说服赵云跟他们一同前往西凉军军中求见昔日的少将军公孙续。

毕竟,他们这些人以前在公孙瓒军中担任的军职卑微,与公孙续并未蒙面,就算公孙续现下来者不拒,一并接纳了他们,可想必能够给予他们的官职也是卑微之职。

而如果能够拉上赵云一同前往,事情就又变得不一样了。

赵云是昔日公孙瓒军中有名的勇士,与公孙续也见过几面,有这层关系在,若是此时前往投奔,所能够获得的职位必定远在众人之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纵横之凉州辞》,方便以后阅读三国纵横之凉州辞第59章 借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纵横之凉州辞第59章 借将并对三国纵横之凉州辞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