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火势烧起来了,两个人立刻溜回家了。
靠着墙睡觉的两个看守,原本紧裹着衣服,冻得哆哆嗦嗦。
可是很快他们忽然发现,周围有点暖和。
其中一个人睁开眼睛,迷迷糊糊的说道:“咦?天亮了?这一班挺快啊,我感觉睡了没多大一会呢。”
另一个人也睁开眼睛,迷迷糊糊的说道:“是天亮了吗?看着有点不像啊。太阳呢?”
这两个人转着圈寻找太阳,结果转来转去,就看到了正在燃烧的粮仓。
他们两个都惊呆了。
“卧槽?”
“卧槽!”
其中一个要去救火,另外一个把他拽住了。
“救个屁啊,这么大的火,怎么救?你不想活了?”
之前那人焦急的说道:“粮仓烧了,咱们死定了。”
另一个人说道:“就算你救火,照样是死定了。”
“这火你救不了,咱们赶快逃命去吧。”
之前那人说道:“往哪逃啊,咱们连个路引都没有,往哪逃都是死路一条。”
另一个人说道:“深山老林,去哪不行?”
“总之,能多活一天也好。”
这两人草草商议了一下,就趁着大火冲天,城里乱糟糟的,钻到了密林之中,不见了踪迹。
而浙东党人,趁机上了一道奏疏。
这奏疏写的很损,说天降妖物,必有灾祸。
这个灾祸是谁,他们没有说。
但是反是智商正常的人都知道,这说的是李淦。
朱元璋思索良久,把李淦叫来了。
他把这些奏折交给李淦看了。
李淦看完之后,不由得哑然失笑。
朱元璋冷冷的说道:“你还笑得出来?”
“你不怕今日便是你的死期吗?”
李淦疑惑的说道:“陛下为何要杀我?”
朱元璋冷笑了一声,说道:“你可知道,朕平生最痛恨的,就是装神弄鬼之人。”
李淦点了点头,说道:“小臣……知道。”
李淦,确实知道。
朱元璋发家,靠的是红巾军,而红巾军发家,靠的是白莲教。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宗教和神鬼故事,麻痹百姓,掀起波澜。朱元璋是亲身参与其中的,甚至有可能是这种糊弄人的政策的制定者。
他最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了。
先要立威信,有了盲从者之后,就开始搞事情。
而且李淦还听说过一个传说。
据说朱元璋攻打下来一座城池。
有城中人说道,这城池里面,有一位老神仙。
老神仙不知道年纪多大,但是须发皆白,飘飘若仙。
这老神仙就住在道观当中,能预知前五百年,能预知后五百年。
朱元璋听了这话之后,一时好奇,就派人把老神仙给叫来了。
老神仙到了之后,十分倨傲。
朱元璋隐忍不发,让老神仙算一卦,算算朱元璋能活多少岁。
老神仙也听说过这位大王杀人如麻的故事。
因此,就留了一个心眼,耍了一个小聪明。
他呵呵笑了一声,对朱元璋说道:大王能比老朽多活一天。
这意思就很明白了,我活多久,那就基本上能活多久。
你敢杀我吗?
你杀了我,没准明天你就死了。
你是万金之躯,你能冒这个险吗?
谁知道朱元璋听完之后,哈哈大笑,立刻命人将老道押赴刑场。
当时天昏地暗,愁云惨淡。
老神仙直到最后一刻,都在劝说朱元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然而,朱元璋执迷不悟啊。
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老神仙的脑袋砍下来了。
老神仙身首异处,吓得城中百姓四散奔逃。
此事搞得城中百姓个个都觉得,朱元璋算是完了,肯定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然而,第二天朱元璋骑着高头大马,在城中转了一圈。
一直到天黑,一点事都没有。
从此以后,所谓老神仙的传言,也就破了。
现在,李淦又来了这么一出,朱元璋有些心里痒痒。
他很善于拆穿装神弄鬼的人,拆穿的办法就很简单,一刀宰了就行。
李淦叹了口气,对朱元璋说道:“陛下,这分明是有人要害我啊。”
朱元璋淡淡的说道:“是吗?可是我看这些奏疏,写的颇有道理。”
李淦:“……”
是啊?
他把奏疏接过来,越看越是冷汗直流啊。
李淦发现,自己有点低估了古人的智慧了。
自己本以为隐藏的很好,可是在真正聪明的古人眼中,处处都是破绽啊。
比如这份奏折当中,就列举出来了好几十处疑点。
比如李淦原来的性格,胆小内向,现在则嚣张跋扈。
比如李淦原来温文尔雅,温良恭俭让。现在的李淦,简直不学无术,比纨绔子弟还要坏十倍。
比如原来的李淦,知书达理,现在的李淦,几乎连字都不会写了。
比如原来的李淦身体虚弱,现在的李淦,居然突然之间康复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