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绝对信号

作品:重生八零文艺时代|作者:编舟|分类:都市|更新:2023-04-25 16:20:12|字数:4300字

宋远航和吴天铭到首都剧场的时候,人艺那边才刚上班没多会儿。

他年前天天来找杜郁,跟人艺的工作人员都混得贼熟。

看大门的王大爷一瞅见他,立刻笑着招呼道:“哎呦,小宋。你可来了,我这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把你给盼来了。”

盼他来那肯定是有事啊

果然。

宋远航一问,王大爷立刻笑呵呵地从抽屉洞里拿出足足八本《血荐轩辕》,不好意思地挠头道:“过年的时候,喝酒喝多了,就跟亲戚们吹牛打了包票,说一定给他们要到你的签名,结果你这还不来了。”

“哈哈哈,王大爷,您又不是不知道我学校,直接去找我就是。”

“那哪能呀,可不能耽误你学习。”

说话的工夫,宋远航拿出笔,并没有龙飞凤舞地乱签个名了事。

而是仔细问了王大爷,在每本书上都写上了读者的名字,还有诸如工作顺利,学习进步之类的祝福,喜得王大爷眉开眼笑,觉得真是倍有面子。

吴天铭在一旁看得也是暗暗点头。

细节见真章啊。

小宋在给读者签名这种小事上都如此细心周到,可见他是一个多么值得结交的朋友。

宋远航并不知道自己签个名又让吴天铭对他高看一眼。

他给王大爷签完名后,便领着吴天铭直奔创作室。

倒不是要去找杜郁。

为了拍摄《血荐轩辕》,杜郁已经被临时借调到央视去了。

“找于院长啊,最好先来创作室,十回有九回他都在这边。”

在去见朱旭老师前,宋远航认为还是要先和人艺这边的领导打声招呼比较好。

不管双方见面后成与不成,这都是该有的规矩和礼数。

现在虽然是曹禺先生担任人艺的院长,但剧院的具体工作平时都是由于时之老师负责。

果然。

于老师还真就在创作室。

见宋远航来,立刻跟站在他身旁的林照华笑道:“这人啊,还真不经念叨,咱们刚说到小宋同志,他这不就来了嘛。”

说着。

他又指了指站在林照华旁边,一个三十岁左右、气质硬朗的中年人,介绍道:“这是铁路文工团的刘会原同志。他俩正商量着要去找你呢。”

“林哥,你们找我什么事?”

林照华后世是戏剧界举足轻重的大导,但现在还是刚从演员转导演不久的新兵,导演工作才干了两三年而已。

因为同在创作室,前段时间宋远航来找杜郁的时候,一来二去,也和林照华混得很熟。

没事大家就会聚在一起小酌几杯,关系很是亲近。

“是会原,他前段时间写了个短篇,想让你帮着过过眼。”

“刘大哥要是信得我,不怕我瞎指点,完全没有问题。”

“那可太好了。”

刘会原一脸喜色,忙将桌上的稿子拿起,递给宋远航。

而宋远航答应的这么爽快,倒不是因为他知道刘会原家世显赫,父亲是宰辅之一。而是因为他猜到了刘会原写的那篇小说,极有可能就是《绝对信号》的原始文本。

这部戏,可是华夏戏剧界小剧场的开山之作。

如果有机会可以参与其中,宋远航当然不想错过。

“我就说小宋肯定会一口答应吧。”

“我这不是跟小宋不熟嘛。”

刘会原还有些不好意思。

看看他身上那再普通不过的穿着,宋远航不得不再次感叹,八十年代真是一个神奇的年代。

一个根正苗红的官二代完全不会因为父辈的权利地位而趾高气昂,他心里想得竟然是文学和艺术。这放到后世,更像是天方夜谭。

“咱们以后多交流不就熟了嘛。”

宋远航接过李会原递过来的稿子一看,自己果然没有猜错。

《在守车上》。

可不就是《绝对信号》的原始文本嘛。

“刘大哥,小说我先拿回去,等仔细看过后,咱们改天再约时间详谈。您看怎么样?”

“没问题,您看完了,直接联系照华或者我都行,这是我的联系方式。”

刘会原虽然不认识吴天铭,但也明白宋远航不可能平白无故地领一个人来人艺瞎转悠,这肯定是有事啊。

他留下联系方式后,就先走了。

“于老师,您看要是合适的话,能不能让朱老师和吴导演见一面。”

宋远航把他想推荐朱序老师演水上漂的事儿,跟于时之老师简单地说了一下。

人艺的演员去演电影并不鲜见,于老师自己就演过《青春之歌》、《大河奔流》等电影,当然不会故意使绊子,不同意。

“没问题,照华你去喊一下朱序同志。”

“好。”

没一会儿,朱序就跟着林照华一起过来了。

吴天铭之前还担心朱序和水上漂的年龄有些出入,将来和小演员搭戏的时候,会没有爷孙的亲近感。

但等一见到朱序后,他就彻底没了这个担忧。

这位老哥的面相看上去可不像是五十岁的人,再加十岁也不为过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八零文艺时代》,方便以后阅读重生八零文艺时代第一百零七章 绝对信号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八零文艺时代第一百零七章 绝对信号并对重生八零文艺时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