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铎不知晓自己的行军路线为何暴露,但眼下显然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现在摆在眼前的就只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正面突围,另一个是整理军队缓缓撤出。
正常情况下,原路返回的策略自然是最优解。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保留有生力量,还可以在安全撤出后根据局势调整策略。
然而他心中固有的鄙夷,加之被突然偷袭的愤怒。
两者叠加之下,竟让他在不理智的情况中赫然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如果他真能冲出刘宗敏的防守,那秦宽后续设计安排也就用不上了。
而多铎也不愧为满清的名将,带的部队也是精英。
眼见着刘宗敏的部队在弓箭的掩护下冲了过来,他不退反进,抽出长刀左右横劈两人后即刻大吼一声。
忽然间,满清军内的士气竟因为他一人的勇武再度汇聚起来。
本因被袭而导致的慌乱,却在不一会儿的功夫内,便再度组织起有序且十分有效的防御阵势。
更是在不断地进攻与推进之中,将刘宗敏的先头部队击退近百米。
刘宗敏心中大吃一惊,之前只是听闻过满清八旗的战力,当时只觉得是传闻,不屑一顾。
如今亲自与其交手之时这才发现,虽有夸大,但绝非虚言。
眼看着先头部队正在被不断蚕食,刘宗敏心中更是知晓不能再如此下去。
否则前方一溃,必会影响到整个军队的士气,也会影响到此次的包围阻击行动。
既然这满贼想从正面突围,那正巧合了秦宽的计划,刘宗敏当即打算将计就计。
先是战旗挥舞,按照预定好的计划,命令先头的阻击部队“有序”撤离。
前方的将士在得到命令之后,立刻手足无措起来,脸上也尽是慌乱之色。
同时手中的兵器、重物与妨碍跑路的盔甲也纷纷弃在地上。
山涧之内很窄,宽度也就不过十丈,将士们丢弃的东西竟到了妨碍进军的地步。
正是无巧不成书,多铎见眼前的模样十分熟悉,当即便把之前与汉人对战之时的经验搬了出来。
又看对方看似故意堵路的模样,心中更是确定了前方再没有伏兵。
就仿佛演义之中的张飞断桥。
不拆这座桥还没事,可这一拆便让曹操知道了底细。
多铎以为自己看透了对面,再度亲率先锋猛冲而去。
后面的部队为了追赶竟也顾不上疲惫,甚至惊惧之意还未消散。
眼看着满清的骑兵呼啸而过,埋伏在东侧李过的亲信小声说道。
“将军,这场面真如秦大人预料的那般,您看我们是不是现在就冲出去?”
李过拨开树叶仔细观察一番后缓缓说道:“不急,让他们再深入一些。”
“吃就要吃顿好的,光塞牙缝怎么行?”
见亲信又要说话,李过连忙堵住他的嘴,“嘘……放心,老刘顶得住。”
多铎根本想不到大军的侧面居然还有伏兵,甚至行路的满军也没有半个人发现。
又追了大约二里地左右,随着山路越来越宽,他已经能隐约的看到山谷尽头。
多铎见到出口近在眼前,远处的太阳更已挂上了三分夕阳的模样,当即猛拍马背,带着周围亲兵再度疾驰。
然而刘宗敏已然等待多时,盾卫、枪兵、弓手同时向前。
弓箭齐射而出,如雨滴一般落在满人骑兵的身上。
盾卫顶在最前方,防御敌人弓箭;他们的身旁也布满长枪,为的就是阻拦对面冲锋。
这套阵型若是在平原之上,恐怕只会沦为弓骑兵的玩物,但在这地形有限的山谷出口却是极为有效。
如果对方都是重步兵,那能不能拦住还不好说;但满清的军队为了赶路,清一色的都是骑兵。
丧失了机动性的骑兵,反而目标更大一些,弓箭更好射中。
毕竟人操纵马匹不可能像自己的身子那般随心所欲。
盾枪一体的防线十分严密,多铎数次派人冲锋都是无功而返。
眼见着太阳越来越红,尸体也越堆越多,再耗下去天就要黑了,在山谷之中过夜显然不是办法。
就在这个时候,埋伏在山谷东侧的李过忽然动了起来。
大军就仿佛在山林之中凭空而出的一般,待到满清骑兵反应过来之时,刀都已经架到了脖子上。
突如其来的伏兵出乎所有满军的意料,甚至连一些像样的反抗都组织不起来,更是顷刻间便有数百人被斩于马下。
而铎正准备亲自带兵再冲一次,打算不行就原路撤退之时,一阵又一阵哀嚎声忽然从身后传来。
多铎大吃一惊,连忙派人去后方查探,自己则是立刻带兵缓缓后撤稳固阵型。
而多铎退,刘宗敏就进;拉扯之间,竟又把满兵逼入看不到太阳的山谷之中。
看着步步紧逼的刘宗敏部,多铎当即怒吼一声,不知晓后方发生了什么更是不敢轻举妄动。
愤怒、烦躁、耻辱等一系列负面情绪骤然涌入心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