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移花接木
又是一日早朝。
只是这次文武大臣的脸上再没有了对秦宽的轻视。
心中无鬼的人自然是尊敬行礼,那些心中有鬼的虽没表现出来,然仍有恐避之不及的感觉。
礼节还是那些个礼节,经过几次之后,秦宽总算习惯了这繁复的过程。
先是各区奏报物资分配情况,以及各自遇到的困难。
随后秦宽与户部、吏部共同协商,反复商讨后拿出方案帮其稳定民众。
秦宽刚与户部敲定两个方案,殿外便传来一阵急促之声。
“大捷!大捷!!”
“平西王大捷!!!”
军报一类是可以无需请奏直接入殿的,传信的士兵狂奔入殿,一把跪在朱由检身前连连磕头。
口中一边说着大捷,一边将战报恭敬的递过头顶。
“陛下,平西王大捷。”
“此役斩敌八千余,伤亡不足千人!”
朱由检大喜,几乎是下意识的站起身来。
“快,呈上来。”
听到捷报的文武百官也露出难得的笑容,毕竟近些年来,大明国在野战上几乎就没取得过胜利,更别提这样的大捷。
朱由检喜不自胜的翻阅着战报,越看越是喜上加喜。
“烺儿,将这份战报让百官尽数浏览……”
接着朱由检又对士兵问道:“平西王何在?”
士兵答道:“平西王已入城,最多不过一刻钟的时间便可入殿叩拜陛下。”
“好!”朱由检大笑三声,“诸卿都看看,好好看看!”
太监将战报按照品级依次递呈浏览。
不懂军事之人只觉得是大胜,但只要略微懂些,均能看出其中的怪异之处,目光更是不由自主的望向秦宽。
因为实在是太像了,从这份战报来看几乎跟秦宽预测的有八成相仿,甚至于伤亡都算的大差不差。
一刻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这份战报甚至才传了十几人手中。
当太监的尖锐细声传出后,众人纷纷都把目光有意识的往殿外抛了抛。
因为此战的正主吴三桂回来了。
“平西王吴三桂入殿觐见……”
吴三桂迈着坚实的脚步缓缓走近,身上的甲胄更是叮当作响。
“臣吴三桂,叩见陛下!”
“蒙陛下恩泽,此战大获全胜!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登基十七年来,只有今日算是最为高兴,甚至比过他初当皇帝之时。
他快步走下台阶,竟是亲自将吴三桂扶起,“平西王快起身吧。”
就这一个动作,竟让不少忌惮秦宽的官员们为之侧目,他们心中均是不约而同的想起一个念头。
“陛下难不成要扶持吴三桂制衡那秦宽不成?”
念头浮现之后,均是眼前一亮,心中竟然莫名其妙来了底气,甚至腰杆子都直了几寸。
“吴卿,快!”
“将你此战过程悉数道来,让百官听听,我大明的将士是何等威武!”
见朱由检如此兴起,吴三桂心中也想是否要给自己更大的权力。
起身汇报之时更是十分的卖力。
起初的声音还非常激昂澎湃,可越说心里越发觉得不对劲,声音也渐渐小了起来。
毕竟此战他吴三桂才是主帅,可是说着说着,怎么看、怎么像是给秦宽请功一般。
如此一来,他越说的详细,就仿佛功劳越小。
而朱由检听得津津有味,还经常附和:“噢,竟跟武安王所料一致?”
那些与秦宽不相容的官员跟吴三桂一样,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的。
只说了一半多,剩下的也没了兴致,吴三桂索性一笔带过。
秦宽知道自己现在不应该说话,但是军国大事,不是觉得尴尬就可以不问的。
“咳咳……”
这两声简单的轻咳几乎把大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而且还是同时!
这阵齐刷刷的转头,霎时间给秦宽吓得一个激灵。
“恭喜平西王凯旋,只是眼下敌情尚未解除,本王有些问题想要了解一下。”
吴三桂心中虽然不是滋味,但自己能如此大胜确实也多亏了秦宽。
“武安王有何要问?”
秦宽仔细的整理了一下语言,当即从最重点处开口。
“平西王,敌军的兵力究竟有多少,可有派人探查?”
“这些日子以来我左思右想,总觉得他们不可能只是二十万这么简单。”
“不然他们为何不前后夹击山海关反而扑向京城。”
吴三桂眉头一皱,讶异秦宽的同时也是对此颇有忌惮。
“不错,他们确实不止二十万。”
“又或者说,确实有二十万,算后勤那些全部加上估计得有三四十万,其中不少是汉人,还有蒙古、朝鲜人。”
“果然如此!”秦宽心头大惊,自己虽然号称十余万兵马,但是能作战的也只有将将五六万人。
毕竟这个时代,将非战斗部队统计在内也算是一种威慑方式,至于虚报了多少那就只有主帅才知道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