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巡抚与知府

作品:大明:先帮崇祯续到十八年|作者:七月里的烟花|分类:历史|更新:2023-08-19 21:17:57|字数:4132字

第314章 巡抚与知府

“哦?是吗?”

“不知巡抚大人带来多少兵马?”

秦宽眯着眼睛,毫不掩盖的打量眼前这位四十多岁的巡抚。

四十来岁,这也太年轻了,这个年纪能作为巡抚,手上肯定有两把刷子。

赵辛疾神色不改,依旧是那份恭敬的模样。

“回王爷。”

“山西之前连年受灾,又几逢叛乱袭扰,整个山西都已是元气大伤。”

“否则臣也不会纵容叛乱如此发展。”

“从得到消息的第一日起,下官就已经在太原招募兵马粮草,随时准备平叛。”

“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此行也只招收到八千余将士。”

秦宽不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念头:“莫非他是打算用武力来威慑我?”

“不过才八千人,未免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吧?”

秦宽丝毫不惧,反正是顺着他的话继续说。

“噢?竟有八千兵马?”

“本王派人在大同募集一个月,也不过才招募到一千左右。”

“看来巡抚大人果然是有些本事的。”

赵辛疾想要继续恭维,却被秦宽当即打断。

“不过巡抚大人来晚了,贼军已被本王的神机营打散、早已溃不成军。”

“俘虏抓了数千,现在就在县城里放着。”

“本王正头疼要怎么处置他们,不如巡抚大人帮本王一个忙吧?”

赵辛疾连忙道:“王爷英勇神武,仅凭不到两千兵马就能将三万叛军打的落花流水。”

“而且还能焚其粮道、更俘虏六千余人,臣实在是自愧不如。”

“平叛之事本是臣之职责,却劳烦王爷您从千里之外的京城赶来山西平叛。”

“心中更是自责不已。”

“处置俘虏本就是臣分内之职,怎来帮忙一说。”

“王爷当真是折煞下官了。”

秦宽的神色忽然警惕起来,心中更加觉得此人不简单。

“这家伙既然知道的这么详细,那肯定不是在太原看戏那么简单。”

“也就是说,他这八千人并不是临时招募来的。”

秦宽忽然嗅到了一丝危险,虽然觉得不太可能,但也不得不提防。

“那王家是怎么敢谋反的……莫非??”

秦宽坚信,此事绝不是王家单独所为,可若是朝廷命官都参与到这场叛乱之中。

那事情可就是更为复杂以及严重,甚至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会有危险。

想到此处,心中忽然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如找个借口去那八千人当中看看。

观其战力军心,或者说趁机找出些蛛丝马迹。

做最坏的打算,叛军就是这巡抚一手操控的。

但眼下正逢大胜,军报也早在数日前便发往京城。

他既然能知道战争的详细,那不可能不知道信使的事情。

现在肯定不敢对自己动手,不如就趁着现在这个名头,去观察观察虚实。

好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一个预备。

虽不能称得上万全,但总好过没有。

秦宽话锋一转,当即说道。

“好,那此事就有劳赵巡抚了。”

赵辛疾回礼连道:“不敢,不敢。”

秦宽再装作一副忽然想起的模样,随即开口询问。

“巡抚大人方才说,你此行带来了八千兵马?”

“不知他们现在身居何处?本王想去看看。”

赵辛疾只想了两三个呼吸的时间,整个动作行云流水,看不出半点问题。

“回王爷,大军现在正于城外扎营。”

“您既已来到怀仁县,自然是要遵循您的王令才是。”

“没有您的命令,大军也不敢私自进城,否则岂不是僭越之举。”

赵辛疾话说的十分好听合理,可秦宽却觉得他是有意而为之,为的就是把自己带出城去。

可就算在城外,他又能对自己干什么呢?

正沉思之时,赵辛疾又开口说道。

“军中将士都十分敬佩王爷的英勇,更是对京师的神机营无比好奇。”

“王爷若想参观军营,能否带神机营一同亲来,以此壮大军心,壮我大明军威!”

秦宽没有回答,心中也开始打起算盘。

“这已经是明摆着想让我出城,他到底打算干什么?”

“对我不利?可那为何又要神机营同时出城?”

“还是说他有信心将我的神机营全歼?”

秦宽心中摇头,对火器的自信是绝对的,

“不如先拖上几天,派锦衣卫去探查后再做决定。”

好,过些日子本王亲自前往你军中。到时候会派人去通知你的。

“遵命”

赵辛疾恭敬回答之后,秦宽又将目光放到旁人身上。

“尔等着急忙慌的赶来县衙,可是有什么事情要说?”

赵辛疾在后退的途中,不经意给徐开佑投去一个眼神。

后者心领神会,赶忙上前答道。

“回王爷的话,听闻王爷要施行新政,不知是真是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先帮崇祯续到十八年》,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先帮崇祯续到十八年第三百一十四章 巡抚与知府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先帮崇祯续到十八年第三百一十四章 巡抚与知府并对大明:先帮崇祯续到十八年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