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坐在店门口,玉凤笑着说:
“我可以卖你的冰袋,但这条街上只能我自己卖。”
意思是,玉凤副食店是雪露冰袋的批发街总代理,李顺不能批发给其他人。
李顺想笑,这只是一角钱的小商品,要啥总代理?
再说了,我打开门做生意,批发街其他客户来买货,我总不能把客户往外撵吧。
“姐,这不太现实。”李顺委婉地提醒。
“那我退一步,你不能卖给隔壁张慧!”玉凤态度坚决。
李顺又笑,心说这是个拉扯高手,真实目的就是不让卖给张慧。
在玉凤看来,雪露比皮皮好喝。
只要雪露保持质量,就能抢走皮匠的客户。
到时候张慧没有雪露,他的客户就会来玉凤店,慢慢地就能把张慧的客户抢走。
李顺明白她的想法,也有点讨厌拒不合作的张慧。仔细想想,说:
“我可以不卖给张慧,但我不保证雪露不会出现在张慧店里。”
“你啥意思?”玉凤问。
“张慧要是想买雪露,可以随便派个人去我店里拉货,这种事拦不住。”李顺如实回答。
玉凤皱眉,仔细想想也觉着有道理,想阻止张慧卖雪露好像不可能。
“李老板给个促销奖品。”玉凤提出新要求。
促销奖品很普遍,譬如有个辣条厂,玉凤跟厂里定协议。
我卖够一百箱辣条,你给我一个洗脸盆。卖够二百箱,你给我一个洗澡盆。
李顺打量着店里的摆设,忽然看见一张烂写字台。
整体已经变形,断了一条桌子腿,用几块砖头支撑。
“凤姐,你卖五百包冰袋,我给你做一个新写字台。”
“你……你会做木工?”玉凤有些惊讶。
“当然,我可是如假包换的房木匠。”李顺昂起脑袋嘚瑟。
“那说定了。”玉凤翻个白眼,她相信李顺是木匠,不相信李顺是最牛逼的房木匠。
“李老板,车上有多少货?”
“二十五袋。”
“先给我卸二十袋,卸在路边。”
“好的,华哥去卸货。”
今天是星期天,中小学会放假,学校里的商店会来县城进货。
生意会比平时好,玉凤就多要一些,省的到时候没货卖。
韩华卸货时,隔壁的张慧满脸不屑。
暗骂玉凤沙雕,敢要钱丰机器生产的垃圾货,等着赔钱吧。
锤皮匠看着韩华卸完二十包冰袋,心里有些烦躁,玉凤这臭娘们真不要我的货?
等着吧,你们做的就是一锤子买卖。
李顺不是你的救星,等你重新求我时,就看我怎么拿捏你吧。
二十包冰袋八十块钱,玉凤打开钱箱子,拿出八个“钱棍”给李顺。
一百个壹角的硬币,用废报纸卷成钱棍,八个钱棍就是八十块钱。
李顺欲哭无泪,又有些无可奈何,像玉凤这种店,估计只能收到零钱。
儿童食品的受众是小学生,他们手里很难有大面额的钞票。
家长们给的零花钱,可能是壹角、贰角、伍角,很少给壹元贰元。
孩子们用碎钱去学校商店购物,商店老板用碎钱找玉凤进货。
玉凤再用碎钱找李顺进货,李顺用碎钱找谁进货,估计银行都不要。
想到将来可能会拥有成千上万的壹角硬币,李顺的脑袋想爆炸。
怀着无奈的心情告别玉凤,继续在批发街跑业务,争取把车上的五包卖完。
李顺走后,玉凤有生意上门,是双杨小学的窦兰。
窦兰的竞争对手孙梅在张慧家进货,张慧还委托孙梅策反窦兰。
按照清单备货,购买冰袋时,窦兰指着皮皮冰袋说:
“玉凤,皮皮冰袋还有吗,这里只有一包。”
“我上了新冰袋,烂袋少又好喝,也是五块钱一包。”
“中吧,先要五包试试好卖不。”
窦兰在学校开小卖部时,钱丰的雪露已经倒闭,幸亏窦兰没卖过雪露。
五包雪露,一包皮皮装车上,窦兰指着李顺用油笔画的水位线:
“玉凤妹子,这个线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玉凤用卷尺测量水位线。
转身回店里,用笔在挂历上写:李顺,三厘米。
意思是,如果冰袋包里的水位超过三厘米,就去找李顺退货。
如果李顺看到玉凤的挂历,肯定怒撕挂历。
大骂一声,臭娘们胡说八道,我特么十八厘米。
隔壁张慧想大声提醒窦兰,买垃圾雪露肯定赔钱,来我店里买皮皮冰袋吧。
他不敢大声提醒,那会跟玉凤打架。
只能坐等雪露卖不掉,窦兰把肠子悔青。
中午,李顺和韩华回家,三个小仙女高兴得找不到北。
“都卖完了?”李小霞既惊讶又开心。
“卖一百,赚五十?”韩莹激动得脸色潮红。
“小点声……先吃饭。”李大夏捂韩莹的嘴。
一个多小时赚五十元,给她们的震撼太大。
批发街上有个海军瓜子店,老板叫海军,主营批发葵瓜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