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空城

作品:我在大宋吟诗作赋|作者:紫霞家园|分类:历史|更新:2023-05-28 06:39:46|字数:6248字

“爱卿此言差矣,”皇帝站起身来,扔下手里的邸报,指着它道,“据朕分析,奏报的内容并不严谨。会川府乃风闻奏事,云峰他并非亲眼目睹敌人的大军,真假有待商榷。说不定……”他犹豫了一下,来回走了几步,才继续道,“说不定是敌人的声东击西之计,也未可知。试想,敌人本来就不存在,故意虚张声势,引我大军前往,有何意图?”

稀世珍原本以为皇帝会马上下旨,出兵北上消灭贼寇。

敌军绝没有可能越过沫水,这个传统观念亘在帝心,竟如此根深蒂固。

这是他始料未及的。

既然敌军根本过不来,顺理成章,建昌失守就是假的,那支援会川府,抵御贼寇,也就无从谈起。

“爱卿,都统在无量山闭关未出,朕不得不小心行事,敌军此举必有所图,朕会传旨下去,要会川府仔细打探,一有消息马上奏报朝廷。”

“臣告退。”

稀世珍本来准备了一肚子话要说,否则如鲠在喉,可思来想去,说不出哪里别别扭扭的,又实在是不知从何说起,只得闷闷不乐拜别皇帝,长吁短叹出得宫来。

紫霞军占领了建昌府,并没有高歌猛进,急于南下,仍然是有条不紊,不紧不慢朝会川府行进。

会川府见圣旨到,知府云峰大喜过望,忙命人摆案焚香,跪拜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脸神气的大太监高声破音道,“国之北地要塞,建昌府者,自古受沫水庇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近日风闻紫霞国来犯,逾天险,破城廓,所向披靡,刀锋直逼会川。朕悉知,多为贼人烟幕,迷惑朝廷,乱我民心。”

“朕,深忧社稷,心怀黎民,责令会川府,速探明紫霞国破城真相,及时上达天听。钦此!”

“额滴神!”云峰愣住了,嘀咕着,这是什么操作?建昌府已经失守,何须再探,这不是贻误战机,自掘坟墓吗?

太监双眸含怒,“知府大人,宣旨早已完毕,你却无动于衷,莫非你对旨意存有非议,想抗旨不成?”

“臣不敢妄议,臣谢主隆恩!”云峰接旨,马上吩咐司马,命人前往建昌府打探虚实。

云峰小心陪着太监叙话,一盏热茶未凉,下人慌慌张张来报,“知府大人,不好了,城门数里之外发现敌军,旌旗蔽日,数不清的人马正浩浩荡荡向我会川府走来。”

太监好奇:“走来?莫不是你看花了眼,作战的大军向来是兵贵神速,纵马驰骋,尘土飞扬,你是欺你家大人没有上过战场吗?”

“回公公,小人亲眼得见,敌军慢悠悠移动,不敢撒谎,若有半句不实,愿军法从事。”

太监闻言色变,马上起身告辞:“知府大人,咱家还有皇命在身,不能久留,这里的情况,我自会如实禀报,请大人务必坚守城池,咱家这就回京交旨。”

云峰的心一下跌到谷底,眼光犀利,直视太监道:“敢问公公,核实情况,发个八百里加急的邸报也就是了,何须劳烦公公亲自跑七百余里来到会川宣旨?公公一是没有领来援军,二是没有领旨督战,仅凭我会川府两千兵马,如何御敌几十万之众?”

太监心下惊恐,急欲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急言呵斥道:“知府大人,圣意不可违,军机大事岂是你我所能左右的?咱家奉劝你一句,做臣子的妄测上意乃大忌,会掉脑袋的,你好自为之吧!回见。”

言毕,匆匆上马离去。

云峰苦笑,大难临头各自飞,这城池怎么守?说好听点,叫誓与城池共存亡,为国捐躯。说白了就是送人头,毫无意义的去送死。

“唉!能救一命是一命吧。”云峰自言自语,吩咐捕头,“你命所有的差役,以最快的速度到城中喊话,会川府即将被敌军包围,百姓们尽快逃命去吧!”

吩咐完毕,云峰自知无路可退,亲自解散府兵,打发下人仆役离开,他以一己之力,救得千万人的性命,他觉得值了,死而无憾,再无后顾之忧。

遂正衣冠,端姿势,高坐大堂,目不斜视,听天由命……

……

喜欢我在大宋吟诗作赋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我在大宋吟诗作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在大宋吟诗作赋》,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大宋吟诗作赋第九十四章 空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大宋吟诗作赋第九十四章 空城并对我在大宋吟诗作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