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意下,各殿各宫,各府衙州县,官员携带家眷迅速逃离京城。
皇城的男女老幼,闻风而动,纷纷携家带口南逃。
一时间,大车小辆,驴马行人,纷纷涌上官道,致交通堵塞,寸步难行。
“这可如何是好?”兵部尚书阮顾请示皇帝。
“顾不上许多了,爱卿,令人放箭也好,砍头也好,总之越快越好,杀出一条路来。”
“遵旨!”
阮顾一声令下,一队御林军骑着高头大马,挥舞长矛利剑,对着人群冲撞砍杀,部分官员百姓来不及躲闪,糊里糊涂做了刀下之鬼,哭声咒骂声一片。
“强盗,畜生!”一胡须花白的老者,义愤填膺,气得浑身直哆嗦,他骂道:“这么多无辜的老百姓,有的还是小娃娃,本想躲避战乱,受朝廷庇护,结果没有死在敌人手中,却倒在了自己人的剑下,天理难容,你们会遭天打雷劈,不得好死的!”
“老家伙,你活的不耐烦了,竟敢在陛下面前胡言乱语,诅咒当今天子,去死吧!”阮顾亲自挥刀,砍下了老者的脑袋。
“轰隆隆!”一阵巨响,疑是天雷滚滚而来。
“不好!是贼人攻破了皇城北门,打进来了。御林军护卫陛下,离开京都,全速南下。”阮顾匆忙发令,一行人簇拥着王治,快马加鞭扬长而去。
穆桂英率火器营,一路由北往南全线追杀,暂且不提。
却说赵楠,自到草原,日夜搜索,从草原到戈壁,并未发现高丽大军的踪迹,就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凭空蒸发了。
多队兵马无功而返,兵合一处,按照约定,在鸭绿江畔集结,各位将军面见赵楠,都希望早觅棒子行踪,全歼之,以绝后患。
赵楠却好像忘了此行的目的,每日晨狩猎,午闲逛,晚喝酒烤串,按部就班,小日子悠哉悠哉。
知道的,是带兵打仗,不知道的,还以为百万人马是来游山玩水,赏春踏青的。
杨家将营地。
杨延昭在营帐中问杨业:“父帅,兵法云,兵贵神速。公子非但不催大军急行,反倒是听之任之,丝毫看不出支援穆统帅的样子,此为何意?”
“延昭啊,为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杨业忧心忡忡反问,“你领军为穆帅殿后,怎滞留此地?”
“回父帅,此乃统帅严令。”
“哦,原来如此。”杨业遂放心,道出心中之惑,“我领兵初次随公子作战,便出现了这种反常之事,莫非,传闻中的赵楠文鼎武卓,智计过人,只是讹传?”
杨延昭回话:“我也纳闷,公子灭辽收夏,征大理吐蕃,火烧天竺,重创东瀛,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功绩摆在那里。莫非,莫非……”
“莫非什么,爹面前何须吞吞吐吐?”杨业屏退左右,大帐中,只剩父子二人,称呼也回归了。
“孩儿只是心中猜想,莫非公子他厌倦了征战讨伐的日子,只想在这风景宜人的安东府得过且过,沉沦下去?”
“不像。若贪图安逸,那他只需在朱仙镇,汴梁城花天酒地也就是了,何必千里迢迢随军到此?”
“那……难不成公子寻敌未果,束手无策,只好消极待机?”
“有理。”杨业手捻胡须,思索片刻,有些坐不住了,起身边穿战袍边说道,“你随爹前往公子大帐,劝谏他马上召集众将,寻求对敌之计,集思广益,总会有办法的。沉沦下去,战事拖得越久,高丽人越猖狂。”
商议罢,父子二人一前一后,寻赵楠而来。
大帐内茶香四溢,萧燕燕正端坐在一侧,手捧茶盏细细品茗。
见杨业进门,萧燕燕忙起身迎接,“原来是杨老将军,所为何事,竟擅闯公子营帐?”
杨业躬身施礼:“老臣见过陛下!”
礼毕,他方回话道:“陛下在在吐蕃励精图治,回来较少,对公子的近况有所不了解,营帐撤了侍卫,有事直接进门禀报即可。”
“噢……那是我多虑了。我说呢,门口怎么空无一人,原来如此。”萧燕燕自嘲道。
……
喜欢我在大宋吟诗作赋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我在大宋吟诗作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